如果毛岸英没有牺牲,会担任什么职务?

说起来,改变历史走向的,有时候真不是啥惊天动地的大计划,可能就是一顿没吃完的早饭,或者几架没当回事的侦察机。1950年11月25号,朝鲜大榆洞。志愿军司令部的木板房里跟往常一样...

说起来,改变历史走向的 ,有时候真不是啥惊天动地的大计划 ,可能就是一顿没吃完的早饭,或者几架没当回事的侦察机 。

1950年11月25号,朝鲜大榆洞 。

志愿军司令部的木板房里跟往常一样 ,人来人往,电报声滴滴答答响个没完。

彭德怀司令员刚带着人出去勘察地形,屋里剩下几个参谋和秘书处理收尾工作。

谁也没把头顶上刚飞过去的美军飞机当回事 ,那玩意儿天天来,跟苍蝇似的 。

可谁都没想到,这次来的不是苍蝇 ,是索命的秃鹫。

四架B-26轰炸机没打招呼就一头扎了下来,扔下的不是普通炸弹,是凝固汽油弹。

木板房碰上这玩意儿 ,就跟干柴遇上烈火,一瞬间就成了个大火炉 。

屋里的人,连滚带爬地往外冲 ,大部分都跑出来了 ,就是身上挂了彩。

可等火灭了,大家清点人数的时候,发现少了两个人。

其中一个 ,是刚来战场一个多月的“刘秘书 ” 。

这个“刘秘书 ”,大名叫毛岸英。

几小时后,一封绝密电报摆在了北京中南海菊香书屋的案头。

彭德怀司令员亲笔拟的电文 ,字字千钧:“今日,志愿军司令部遭遇敌机轰炸,毛岸英同志不幸牺牲 。”

寥寥数语 ,一个年轻生命的句号就这么画上了。

但对整个中国来说,一个巨大的问号,却随着大榆洞的那股黑烟 ,升了起来。

如果毛岸英没有牺牲,会担任什么职务?

这事儿,得从头说起 。

毛岸英这个人 ,命挺苦的 。

他不是生下来就含着金汤匙 ,恰恰相反,他的童年是泡在黄连水里的。

八岁那年,他亲眼看着母亲杨开慧被抓走 ,然后就再也没回来。

他和弟弟岸青 、岸龙被地下党送到上海,本来是进了党办的幼稚园,日子还算安稳 。

可没多久 ,组织被破坏,他们几个就成了没人管的野孩子,流落在了十里洋场。

那几年的上海滩 ,对他们来说就是个活地狱。

卖报纸 、捡破烂、睡在马路边,跟小混混抢食吃,被人打得鼻青脸肿是家常便饭 。

这段经历 ,就像一把锉刀,把一个本来应该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孩子,硬生生磨成了一个见识过社会最黑暗一面的“小赤佬”。

他后来跟人说 ,那时候他对“阶级 ”这两个字的理解 ,比任何书本上写的都深刻。

因为他真的饿过肚子,真的被人当狗一样踹过 。

直到1936年,他才被组织找到 ,辗转送去了苏联。

在莫斯科郊外的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他的生活才算真正走上正轨。

他从一个叫“永福”的流浪儿,变成了“谢尔盖” ,开始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 。

这孩子也争气,脑子聪明又肯下功夫,俄语说得跟母语一样溜 ,学习成绩拔尖,很快就成了共青团的干部。

苏联的红色教育,把那段街头生涯留下的伤痕 ,一层层包裹起来,锻造成了坚硬的政治信仰。

如果毛岸英没有牺牲,会担任什么职务?

如果故事就这么发展下去 ,他也就是个优秀的红色青年 。

但1941年 ,德国人打过来了 。

苏德战争爆发,整个苏联都动员了起来。

毛岸英骨子里那股劲儿也被点燃了。

他一连给斯大林写了三封信,掰开了揉碎了讲 ,自己是中国共产党的孩子,苏联是自己的第二故乡,现在家被打了 ,哪有站着看的道理?

他坚决要求上战场 。

他的请求最终被批准了。

但这可不是去前线体验生活,而是正儿八经地进了军校。

苏雅士官学校、恩格斯列宁格勒军事政治学校 、伏龙芝军事学院,他把当时苏军最顶尖的军事院校读了个遍 。

尤其是在伏龙芝 ,他学的是最时髦的诸兵种合成作战。

那会儿国内的解放军还在琢磨怎么打运动战、游击战,他已经在图纸上推演坦克集群怎么配合炮兵和步兵撕开敌人防线了。

1944年,理论变成了实践 。

他被授予中尉军衔 ,担任一个坦克连的党代表,跟着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从苏联境内一路打了回去 ,最后开着坦克冲进了柏林。

炮火连天的东线战场 ,是当时全世界最残酷的绞肉机。

他亲眼见过成片的尸体,闻过炮弹炸开后混着泥土和血的腥味 。

这段经历让他跟当时国内绝大多数指挥员都不一样,他不仅有现代军事理论 ,还有指挥技术兵种打一场现代化战争的实战经验。

如果毛岸英没有牺牲,会担任什么职务?

1946年,一身苏军戎装的毛岸英回到了延安。

他本以为可以立刻投身到解放战争中去 ,没想到父亲毛泽东同志给他下了第一道“命令 ”:把洋气的军装脱了,换上老百姓的粗布衣,跟着老乡去学种地 。

这一下 ,把他从云端直接拽回了黄土地 。

毛泽东同志看得明白,这个儿子在苏联待了十年,嘴里说的是俄语 ,脑子里装的是欧洲战场,对中国最基本的情况——农村和农民,已经生疏了。

不把这一课补上 ,将来要办大事 ,根基不稳。

于是,毛岸英就成了“劳动大学”的头一个学生,卷起裤腿下到田里 ,从怎么扶犁、怎么施肥开始学 。

后来他又去了土改工作队,跟贫雇农同吃同住,亲手把地契送到老乡手里。

从苏联红军中尉到陕北老农 ,这个转变不可谓不大。

他把自己在苏联学到的“术”,在中国的土地上重新淬炼,寻找那个“道 ” 。

建国后 ,他又主动要求下基层,跑到北京机器总厂当了个党委副书记。

他跟工人师傅们一起倒班,钻到油腻腻的机床下面研究技术问题。

他在给朋友的信里兴致勃勃地规划 ,说自己打算在工厂里扎下根,“至少干十年”,把中国自己的工业体系摸透 。

从农民到工人 ,这条路走下来 ,毛泽东同志的用意已经很清楚了:一个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光懂书本和国外不行,必须得脚上沾过泥 ,手上沾过油,知道这个国家到底是什么样子,老百姓到底在想什么。

这叫“储才于民” ,不是把他圈在红墙里当宝贝养着。

时间回到1950年 。

朝鲜战争爆发,他主动请战。

如果毛岸英没有牺牲,会担任什么职务?

很多人劝他 ,国家刚安定,您就在后方搞建设多好。

但他的理由很硬:我是军人出身,又懂俄语 ,在前线能当翻译,能协助指挥,没有比我更合适的人选了 。

彭德怀司令员起初也不同意 ,觉得太危险 。

但毛岸英坚持 ,最后还是毛泽东同志拍了板:“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

他不去谁去? ”

于是,他成了志愿军司令部里最特殊的“刘秘书”。

可命运就是这么爱开玩笑,他一身的本事还没来得及完全施展 ,就被那几枚从天而降的凝固汽油弹,连同一个叫高瑞欣的参谋一起,定格在了28岁。

假如 ,那一天美军的侦察机没发现那个小山坳,假如那四架轰炸机偏离了航线,假如他那天早上没有留在作战室…

历史没有假如 。

但我们可以沿着他已经走过的路 ,看看那被烧断的未来,本来通向哪里。

以他在苏联的军事背景,回到国内 ,他就是解放军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的那种人才。

五十年代军队要全面学习苏联,搞正规化,谁比他这个伏龙芝毕业 、指挥过坦克的军官更懂?

他既了解苏军的长处 ,又通过基层锻炼知道了中国的短处 ,这个“翻译”和“桥梁 ”的角色,无人能替代 。

他很可能在总参谋部或者后来的国防科工委,成为推动军队从“小米加步枪 ”向机械化、信息化转型的关键人物之一。

再看他的工厂经历。

如果毛岸英没有牺牲	,会担任什么职务?

他对工业的热情是真的 。

凭着他在苏联见识过的工业体系,加上在北京机器总厂的实践,他如果继续走下去 ,在国家搞“一五计划”和大规模工业建设的时候,绝对是一把好手。

他懂技术,懂管理 ,还懂政治工作,这样一个复合型人才,在计委或者某个工业部主事 ,是顺理成章的。

还有外交 。

他精通俄语、英语,有长时间的跨国生活经验,这在当时闭塞的中国是凤毛麟角。

尤其是在处理和苏联的关系上 ,无论是五十年代的蜜月期 ,还是六十年代的交恶期,他这种知根知底 、有私人情谊在里面的人,能起到的缓冲和沟通作用 ,是难以估量的。

一个出色的驻苏大使,甚至未来的外交部长,对他来说都不是遥不可及的 。

至于那个最敏感的“接班人”问题 ,从他父亲让他下乡、进厂的安排看,这不是皇子继位的路数,而是在为国家培养一个栋梁之材 。

毛岸英的履历 ,几乎是无可挑剔的:吃过最大的苦,留过最洋的学,上过最硬的仗 ,下过最深的基层。

当老一辈革命家逐渐老去,国家需要新的掌舵人时,一个在七十年代正值壮年、经验丰富 、功勋卓著、威望和能力都足以服众的毛岸英 ,凭自己的本事走到那个位置 ,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大榆洞的火,烧掉了一个年轻的生命,也烧掉了一个新生共和国在未来道路上一个沉甸甸的选项 。

今天 ,在朝鲜桧仓的志愿军烈士陵园里,那块朴素的墓碑下,躺着一个湖南伢子 ,一个上海“小赤佬 ”,一个苏联红军中尉,一个中国的农民和工人。

毛泽东同志在得知消息后 ,沉默了很久,只是对身边的人说:“战争嘛,总要有牺牲 ,谁让他是我的儿子…

…”

那年冬天,北京的雪下得很大。

参考资料:

如果毛岸英没有牺牲,会担任什么职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 《毛泽东传(1949-1976)》. 中央文献出版社.

彭德怀 著. 《彭德怀自述》. 人民出版社.

武立金 著. 《毛岸英在朝鲜战场》. 作家出版社.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编.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 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文来自作者[安白]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n.stddy.com/zlan/202511-58203.html

(6)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安白
    安白 2025年11月16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安白”!

  • 安白
    安白 2025年11月16日

    希望本篇文章《如果毛岸英没有牺牲,会担任什么职务?》能对你有所帮助!

  • 安白
    安白 2025年11月16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安白
    安白 2025年11月16日

    本文概览:说起来,改变历史走向的,有时候真不是啥惊天动地的大计划,可能就是一顿没吃完的早饭,或者几架没当回事的侦察机。1950年11月25号,朝鲜大榆洞。志愿军司令部的木板房里跟往常一样...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