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低头”,堵死了国产品牌靠AI手机逆袭的路?

时隔多年,Apple Store再次重现了大排长龙的场景。上个月,iPhone17系列正式开售,上海、北京、南京等多个城市的Apple Store一早就挤满了排队的人,很多线上...

苹果“低头	”,堵死了国产品牌靠AI手机逆袭的路?


时隔多年 ,Apple Store再次重现了大排长龙的场景。


上个月,iPhone17系列正式开售,上海、北京 、南京等多个城市的Apple Store一早就挤满了排队的人 ,很多线上抢购到首批货源的消费者赶到门店取货,抢鲜体验新机,不少“黄牛”更是手提数个苹果购物袋 ,满载而归 。


线上同样火热。根据电商平台的预售成绩 ,iPhone17 Pro系列和上一代相比销量增长了3倍,更夸张的是标准版的iPhone17,比上一代增长了8倍左右。


从国内现在的消费热情来看 ,如无意外,苹果或将一扫去年的销量颓势,迎来一场久违的爆发 ,但对于国产手机而言,则意味着巨大的压力 。


去年华为、小米等品牌在高端市场势头良好,给国产手机继续加码高端市场带来了极大的信心 ,尤其是AI概念融入智能硬件,各大手机厂商陆续发布的旗舰机型,都不约而同地将AI作为核心卖点 ,而且苹果在AI功能上的滞后,更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可是如今苹果一招被国内厂商用烂的“加量不加价”,市场反应空前激烈 ,而五花八门的AI手机至今没有掀起太大的浪花。


苹果不靠AI也能“大杀四方 ”?


在iPhone17系列问世之前 ,外界普遍质疑和唱衰苹果,其中最大的理由就是其在AI技术上的掉队 。当近两年AI技术的飞跃引爆科技圈,很多人预言以AI为驱动力的硬件设备将彻底改写电子消费市场 ,苹果在AI领域的保守和疑虑,终将使其落后于时代潮流 。如外媒所言,“这家公司身上逐渐浮现出当年死对头微软的影子”。


然而 ,今年苹果秋季发布会上,苹果丝毫没有提及AI,iPhone17却仅凭借实质性的设计改进 ,成功引爆市场,激起了消费者的换机欲望。


当苹果的直营店门口排起长长的队伍,有种让人梦回抢购iPhone6的错觉 。


苹果“低头”	,堵死了国产品牌靠AI手机逆袭的路?


逆转的关键还是产品。在这代iPhone 17系列的硬件调整上,苹果首次对基础款iPhone 17进行了扎实的升级,使其成了最大的惊喜。首先 ,iPhone 17全系标配了最高支持120Hz的ProMotion自适应刷新率技术 ,最低存储规格也拉到了256Gb 。其次,它有最新的A19芯片和Pro相同的屏幕,搭载4800万像素主摄+1200万像素2倍长焦双摄组合 ,前置摄像头也升级至了1800万像素。


在不加价的情况下,基础款iPhone 17显得格外有诚意。同样地,iPhone 17 Pro/Pro Max也进行了提升 ,但主要集中在影像方面,全新的4800万像素长焦传感器尺寸提升56%,算是苹果近年来在长焦镜头上的一次大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 ,iPhone 17 Pro搭载了VC(均热板)器件,散热问题终于有了解决办法。


补齐短板、全面升级,苹果今年的产品策略显然来了一个“急转弯 ” ,它不再高高在上地自说自话,而是开始对用户需求 、对市场妥协。这种改变虽然与创新无关,可事实证明 ,苹果的妥协是一种聪明的做法 ,其通过补齐短板轻而易举让消费者深刻感知到产品的变化,更带来了惊喜感 。


苹果抛开对AI的追赶,聚焦于升级 ,反而获得了强烈的市场反响,但去年原本被看好、争相推出的AI手机,看似眼花缭乱 ,并没有产生足以引爆消费市场的爽点,甚至还无法让用户成功感知。大多数消费者购买的只是各大品牌被赋予了AI能力的旗舰机,而不是AI手机。


从根本上讲 ,国产手机厂商推出的AI手机还没有解决一个核心的问题:消费者凭什么为AI买单?


在应用层面,AI手机使用最广泛的仍是语音助手,种类既少 ,也缺乏爆款,更何况AI硬件并非消费者使用AI功能的唯一渠道,普通智能手机与PC也可以通过软件、App使用AI功能;在价格层面 ,成本的上升拉高了AI手机的价格 ,大部分AI手机本身就定位高端,还有不少手机以AI为噱头,趁机抬高价格 。


价格虚高而缺乏实际吸引力 ,消费者不买单并不奇怪 。


高端市场的增长不是AI手机带动的


在整个智能手机市场增长缓慢甚至下滑的环境下,高端市场表现出更强劲的潜力。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最新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球高端智能手机(售价超过600美元 ,约合 4277 元人民币)市场销量同比增长8%,创下历史新高,增幅远超整体智能手机市场的4%。


这份数据还显示 ,具备生成式 AI(GenAI)能力的设备在2025年上半年占高端智能手机销售的80%以上 。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是AI手机给高端市场带来了增长动力。


由于现在市面上并没有一款可以正确定义AI手机的产品,所以广泛意义上,将AI作为卖点的 、被赋予了AI能力的手机都可以称为AI手机 ,其中尤以手机厂商的高端旗舰机为主。过去一年,华为 、小米等品牌的旗舰机在高端市场确实表现出明显的增长,可是促使消费者为产品买单的不是AI 。


苹果“低头”	,堵死了国产品牌靠AI手机逆袭的路?


直白来讲 ,手机厂商以AI为卖点,不仅没有成功让AI成为用户换机的刺激因素,反而引发了用户的普遍质疑。在社交平台上 ,像“智能手机改个名字就叫AI终端了”“大多数功能都是通过软件实现的,AI模型也基本在云端,根本不用换设备”这样的评论 ,不在少数。


另外,从AI功能的使用上,也能看出大多数用户对AI手机或AI手机宣传的AI功能并不感冒 ,或者说失望 。比如,AI影像处理和实时翻译看起来只是强化版的美图秀秀和翻译软件,文档总结和跨应用操作的速度和质量远不如用户亲自上手来得快 ,连最核心的语音互动,目前来看也是技术噱头大于实用价值。在尝鲜之后,用户很少再继续使用这些AI功能。


苹果“低头	”	,堵死了国产品牌靠AI手机逆袭的路?


不仅仅只有国产厂商的AI手机陷入尴尬 ,三星和苹果在AI升级上投入了不少精力,市场反馈同样不理想 。去年,一份由美国回收公司SellCell公布的调查数据揭示了消费者对于智能手机中AI功能的真实态度 ,高达73%的用户在实际使用Apple Intelligence后,认为带来的体验提升并不明显。在三星手机用户群体中,对AI功能表示不满意的用户更是高达87%。


目前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AI在手机厂商实际销量的提升中贡献不大,过度以AI为卖点进行宣传 ,尽管有时能短暂地刺激销量小幅提升,可很难带来持续的增长 。尤其是在高端市场,大多消费者不愿意为AI带来的高溢价买单 ,更不愿意为AI功能额外付费 。


高端“战局”,终究是苹果和其他


去年,我国智能手机高端市场的局势迎来了不小的变化。


自推出5G麒麟芯片后 ,华为迅速恢复了市场竞争力 ,2024年其在高端市场的份额从2023年的20%提升至29%;小米、Vivo、OPPO等其他国产厂商,在高端市场的集体份额,也从2020年的5%提升至2024年的15%。其中 ,小米在高端市场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


此消彼长,苹果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则经历了持续下滑。去年第四季度,苹果的出货量下降了18.2% ,国内市场份额从20.2%萎缩至17.1%,今年二季度,市场份额进一步下滑至13.9%。


华为的回归 ,和更多国产高端机的崛起,已然打破了苹果多年来“统治”中国高端手机市场的局面,而这种变化和国产手机厂商积极探索智能手机新形态的努力脱不开关系 。从折叠屏手机到AI手机 ,国产手机厂商都率先走在探索和实践的前沿,试图以新技术在高端市场开辟出新的赛道,实现对苹果的逆袭。


尤其是“AI手机元年 ”的开启 ,让智能手机的创新力在AI技术的突破下有了新的想象力 ,如果能提前占据制高点,构建技术壁垒,国产手机品牌离弯道超车可能也就不远了。


苹果“低头”	,堵死了国产品牌靠AI手机逆袭的路?


然而,理想很美好 。折叠屏颠覆智能手机外观,初看似乎极具新意 ,可发展数年,渗透率仍相对低下,无论是全球还是国内折叠屏市场 ,增速均在放缓。说到底,折叠屏手机只是在卷屏幕形态,没有太多颠覆性的创新 ,消费者容易审美疲劳。而AI手机看似具有颠覆性的创新,可这些创新目前还只停留在营销上 。


如今苹果改变策略,通过性能补齐 ,重新点燃消费者热情 ,这说明了智能手机的较量还是要围绕屏幕 、影像、外观、芯片等核心配置,其他创新性改变如果不是具有颠覆性的,或者没有对这些配置实现巨大升级 ,那可能终究是“锦上添花”。


而且iPhone 17引发的市场反响,再次证实了在高端市场上其他手机品牌与苹果之间难以匹敌的品牌影响力。120Hz的高刷 、256Gb的最低存储以及电池容量扩充,放在哪个国产手机的旗舰机上都可以说不足为奇 ,但苹果愿意放下身段去改变,补齐短板,众多消费者就愿意为这份惊喜买单 。


在性能严重过剩的背景下 ,高端市场长期以来的竞争其实可以说就是品牌影响力的较量 。苹果尽管这些年因为创新乏力而被诟病,可消费者购买高端机首先要考虑的仍是苹果。华为之所以能成功在高端市场上与苹果掰手腕,关键不在于产品力 ,很大程度上是技术、精神及民族情感给品牌带来的光环,增强了华为在我国市场的影响力。


当然,这种品牌影响力是技术、认知 、时间等多重因素的共同结果 。如果苹果没有软硬件生态的核心优势 ,那如今它把配置拉得再高 ,可能也不会轻易打动高端市场的消费者。


而对国产手机而言,除非未来某个品牌能创造出一款真正被大众认可的AI手机,成功定义AI手机这一概念 ,否则品牌很难被重塑,品牌影响力之间的竞争也难以改变。换句话说,在全球高端市场上 ,苹果还是苹果,华为、小米等品牌还是其他 。


苹果转身,压力给到了国产手机品牌 ,高端市场或许将进入“困难模式 ”。


道总有理,曾用名歪道道,互联网与科技圈新媒体。本文为原创文章 ,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

本文来自作者[安白]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n.stddy.com/xinwen/202510-50410.html

(1)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安白
    安白 2025年10月09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安白”!

  • 安白
    安白 2025年10月09日

    希望本篇文章《苹果“低头”,堵死了国产品牌靠AI手机逆袭的路?》能对你有所帮助!

  • 安白
    安白 2025年10月09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安白
    安白 2025年10月09日

    本文概览:时隔多年,Apple Store再次重现了大排长龙的场景。上个月,iPhone17系列正式开售,上海、北京、南京等多个城市的Apple Store一早就挤满了排队的人,很多线上...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