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威慑下,美战斧导弹迟迟不发货!俄乌危机谈判桌上竟靠"嘴炮"?

最近国际舆论场上,“战斧”导弹可谓赚足了眼球。按理说,这种射程高达2500公里、弹头威力足以夷平一栋大楼的“大杀器”,一旦部署,本该让战火升级。然而,这枚“狠角色”却意外地成为...

最近国际舆论场上,“战斧”导弹可谓赚足了眼球 。按理说 ,这种射程高达2500公里 、弹头威力足以夷平一栋大楼的“大杀器 ”,一旦部署,本该让战火升级。然而 ,这枚“狠角色”却意外地成为了美、俄、乌三方手中,一张反复被翻来覆 、却迟迟不落下的牌,上演了一出“雷声大雨点小”的政治悬疑剧。

核威慑下	,美战斧导弹迟迟不发货!俄乌危机谈判桌上竟靠"嘴炮"?

如今的乌克兰眼瞅着寒冬将至,能源设施被炸得千疮百孔,前线更是弹药告急、防空系统捉襟见肘 ,他们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急得团团转 。这时候,美国突然放出风声,要援引“战斧 ”导弹 ,那感觉就像沙漠里看到了一片绿洲,甭提多激动了!这枚导弹,对他们来说 ,不仅仅是军事支援,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象征着西方世界没有放弃他们。

然而 ,这片“绿洲”却有点海市蜃楼的味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先是信誓旦旦地说“已做决定”,一副要力挺到底的架势 。可紧接着又问乌克兰“打算怎么用 ”,这问题问得 ,就有点耐人寻味了。乌克兰方面翘首以盼,结果却被告知,最快也要等上数月才能到货。这漫长的等待期 ,本身就充满了玄机 。

核威慑下,美战斧导弹迟迟不发货!俄乌危机谈判桌上竟靠"嘴炮"?

乌克兰议员切尔涅夫的一番话,更是把这出戏的底牌掀开了一半 。他把这事儿拆解成了一步步的“剧本”:最开始,导弹可能只是象征性地放在那里 ,根本不允许发射。到如果俄罗斯没啥大反应,或许才能打打边境上的目标。再到最后,才可能真正放开限制 ,但唯独有一条“红线”不能碰,那就是克里姆林宫 。

所以你看,这导弹即使真到了 ,它首要的功能也不是用来打仗,而是用来“逼普京上谈判桌 ”的。这可不是要真刀真枪地干,更像是挥舞着一个“狼牙棒 ” ,在桌面上敲得砰砰响,但目的只是为了让对方坐下来谈。

核威慑下,美战斧导弹迟迟不发货!俄乌危机谈判桌上竟靠"嘴炮"?

不过 ,要说这场牌局里的真正高手 ,非特朗普莫属 。他的“小九九”藏得最深。表面上慷慨解囊,要给乌克兰“战斧”,实际上却是在玩一出“低成本施压 ”的好戏。美军库存的“战斧”导弹本就不多 ,还要优先供给海军使用,真能匀给乌克兰的,估计也就几十枚 。

更何况 ,乌克兰压根就没有能发射“战斧”的舰艇,要把这陆基发射系统改装到位,又是几个月的工夫。这“数月等待期 ” ,根本就是特朗普特意留下的一个“时间差”,给各方喘息和思考的空间。他可没打算让乌克兰真拿着这东西去炸莫斯科,那会把美国自己也拖下水 ,这种麻烦事儿,精明的商人是不会干的 。

核威慑下,美战斧导弹迟迟不发货!俄乌危机谈判桌上竟靠"嘴炮"?

那俄罗斯为啥对这枚“战斧”反应这么大?普京直接放出“关系彻底破裂 ”的狠话 ,可不是因为担心莫斯科真会被炸成一片废墟 ,毕竟俄罗斯的S-400防空系统也不是吃素的。他真正担心的,是所谓的“战略纵深没了”。

以前,乌克兰的无人机飞过来 ,顶多算是骚扰,威胁有限 。但“战斧”可不一样,它能精确打击后方弹药库、军工厂 ,这意味着俄罗斯军队的“安全区 ”将不复存在 。这就像你家后院原本是安全的,突然有人拿着刀在你后院晃悠,你肯定不能淡定。

核威慑下	,美战斧导弹迟迟不发货!俄乌危机谈判桌上竟靠"嘴炮"?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那句“局势会严重升级”,潜台词分明就是:“别逼我动真格的!” 这就是普京的“红线 ”所在,是不能被轻易触碰的底线。

所以 ,这枚“战斧 ”导弹,更像是一支没有装弹的枪,握在特朗普手里 ,瞄准的不是乌克兰的敌人 ,而是俄罗斯的神经 。他用这种“虚晃一枪”的方式,既给乌克兰一个希望,又给俄罗斯一个警告 ,还不用付出太大的实际成本。

核威慑下,美战斧导弹迟迟不发货!俄乌危机谈判桌上竟靠"嘴炮"?

有趣的是,这枚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导弹 ,大概率“永远不会发射”。因为从美国的角度看,特朗普根本没打算让乌克兰真炸莫斯科 。一枚“战斧 ”造价高达两三百万美元,打普通目标太亏 ,真要炸了政治中心,引发核风险,那可是谁也承担不起的。

而且 ,发射这玩意儿需要高精度地图和美军的技术支持,这就等于把美国彻底绑上战车。这是特朗普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他更希望的是,用这种“纸老虎”来搅动局势 ,而不是引火烧身。

核威慑下,美战斧导弹迟迟不发货!俄乌危机谈判桌上竟靠"嘴炮"?

从战场现实来看,“战斧”也改变不了什么根本性问题。乌克兰现在最缺的,是日常消耗的弹药和源源不断的兵源 。俄罗斯那边 ,刚又征召了十几万人进行训练。双方都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比拼的是意志和资源。

几十枚“战斧 ”导弹,顶多算是“挠痒痒” ,根本无法左右战局 。用中国社科院专家的话来说,现在俄乌双方都到了“打不动也输不起”的地步,谁先让步 ,谁就输了政治筹码 。

核威慑下,美战斧导弹迟迟不发货!俄乌危机谈判桌上竟靠"嘴炮"?

所以,这场围绕“战斧 ”导弹展开的“大戏” ,说白了,就是美国用一个“画饼”来吊着乌克兰的胃口,用一份“威胁 ”去敲打俄罗斯的神经 ,而自己则坐收渔利。

一方面 ,这让欧洲在安全问题上更加依赖美国,从而巩固了美国在北约乃至欧洲的领导地位。另一方面,军火商们也乐得看到这种紧张局面 ,订单自然源源不断 。至于俄乌两国百姓的生计和安危,在这场大国博弈中,却成了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或许 ,等到这个寒冬过去,这枚“战斧”导弹都还没能抵达乌克兰的土地!

核威慑下,美战斧导弹迟迟不发货!俄乌危机谈判桌上竟靠"嘴炮"?

本文来自作者[寻凝]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n.stddy.com/keji/202510-50120.html

(1)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寻凝
    寻凝 2025年10月09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寻凝”!

  • 寻凝
    寻凝 2025年10月09日

    希望本篇文章《核威慑下,美战斧导弹迟迟不发货!俄乌危机谈判桌上竟靠"嘴炮"?》能对你有所帮助!

  • 寻凝
    寻凝 2025年10月09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寻凝
    寻凝 2025年10月09日

    本文概览:最近国际舆论场上,“战斧”导弹可谓赚足了眼球。按理说,这种射程高达2500公里、弹头威力足以夷平一栋大楼的“大杀器”,一旦部署,本该让战火升级。然而,这枚“狠角色”却意外地成为...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