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通话后,高市突然态度有变,就台海问题改口

11月,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上的一番发言,一下子将中日关系推上了风口浪尖。她暗示“台海有事”,日本可能就会军事介入,中方随即反应,连续多日公开表态,要求日方撤回不当言论,严守...

11月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上的一番发言,一下子将中日关系推上了风口浪尖。

她暗示“台海有事”,日本可能就会军事介入 ,中方随即反应 ,连续多日公开表态,要求日方撤回不当言论,严守一个中国原则 。

这场交锋持续了19天 ,高市始终没有退让,直到11月26日,她突然“改口 ” ,并称“有责任与中国对话”。这番说法虽然没有直接认错,也没提任何道歉,但口气明显软了下来。

问题是 ,高市为什么突然转变?她这次“服软”,是出于真心,还是另有所图?她的态度变化 ,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政治算盘?

美日通话后,高市突然态度有变,就台海问题改口

高市强硬发声19天 ,态度终于松动

前不久高市在日本国会提到台湾问题 ,明确表示如果台海发生冲突,可能构成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 ” 。

中方没有沉默,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就公开回应 ,抗议高市早苗的言论 。然而,高市早苗仍然回避中方的合理要求。

她没有修正之前的说法,这样的态度在日本国内被视为“不改变立场 ” ,但实质上就是不认错。

直到11月26日,局势出现变化 。

美日通话后,高市突然态度有变	,就台海问题改口

日本共同社当天发布多条快讯,高市突然释放“缓和信号”。她表示,日本“没有立场去认定台湾的法律地位” ,而关于“存亡危机事态 ”的判断则“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评估”。

此外,她还说,“有责任与中国对话 ,构建良好关系” 。这几句话标志着她的态度有了明显变化 ,语气大幅降温。

她还补充解释说,自己之前的言论是因为在答辩现场被问及具体情境,所以做出“回答 ”。

美日通话后	,高市突然态度有变,就台海问题改口

但这种说法显然是为自己找补,想把强硬发言解释为“被动回应” 。即使如此 ,她的态度变化也说明,她意识到事情已经超出了她个人控制的范围。

多重压力让她不得不低头

高市的这次“服软”并不是出于真心,她的言论调整 ,更多是出于现实层面的压力。

先是来自中国方面的实际举措,日本国内已经感受到了中日关系紧张带来的后果,尤其是一些企业对华订单减少 ,让日本政府感受到中方“不高兴 ”的后果 。

美日通话后,高市突然态度有变,就台海问题改口

在这种背景下 ,高市继续强硬 ,只会让局势进一步恶化。

其次,日本在地区外交中也遇到了阻力。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中日紧张关系背景下,提醒日本要“恪守一个中国原则” ,对日本的“印太战略”推进构成障碍 。

日本一直试图在亚太地区扮演一个“平衡者 ”的角色,希望通过强化与美国的安全合作同时拉拢亚洲邻国 。但如果表现太极端,一些国家可能会对日本失去信任 ,进而影响日本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美日通话后,高市突然态度有变,就台海问题改口

还有一点不能忽视 ,那就是日本国内的政治环境。高市在自民党内属于保守强硬派,她此番发言虽然在右翼选民中引发共鸣,但也引起了党内稳健派的不满 。

特别是在经济并不景气、民众对防务扩张存疑的背景下 ,这种挑衅性的言论可能会影响执政党的整体支持率。

为了避免连带损失,高市必须做出态度调整,把火势控制在可控范围。

不过 ,她的这次“改口” ,只是语言上的缓和,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她对台海问题的基本立场 。

美日通话后,高市突然态度有变	,就台海问题改口

她并未否定所谓的“台海有事可能影响日本安全”这一逻辑,这种“模糊性 ”表态,其实是日本政界惯用的手法。

高市不是怕了 ,而是另有打算

从高市前后的表现来看,她的核心目标并不是“搅局 ”,而是“借题发挥”。她的策略 ,是利用台海问题为日本扩大军事权限 、强化地区战略地位、巩固国内政治影响力服务 。

她想推动日本在军事政策上的进一步突破,过去几十年,日本一直受到和平宪法的约束 ,军事活动以“防御”为主。

美日通话后,高市突然态度有变,就台海问题改口

但随着区域局势变化 ,日本政界一些人不断试图打破这一限制。高市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她想利用台海问题制造紧张氛围,为日本增加军费、扩展武器部署制造舆论基础 。

比如远程导弹的部署 、反舰武器的更新,这些都需要一个“威胁 ”来做支撑。

其次 ,她在配合美国的战略布局。美日近年来在安全领域合作明显加强,美国推动“印太战略”,需要日本在地区扮演更积极角色 。

美日通话后	,高市突然态度有变,就台海问题改口

此外,她还有国内政治考量 。高市刚刚上台 ,她一直在争取保守派选民的支持,试图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

问题在于,她的这些策略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 ,台海问题不是日本可以操控的棋子。

如果日本政界一再在涉台问题上测试中方底线,最终只会损害双边关系,连带影响经济 、外交甚至安全合作 。

表面上低头 ,实则后路未断 ,中日博弈仍在继续

高市的“改口”,只是这场中日互动中的一个阶段性节点,而不是终点。从她的说法看 ,她并未彻底放弃原有的企图,只是暂时放缓节奏,调整措辞。

美日通话后	,高市突然态度有变,就台海问题改口

中方对此看得非常清楚,11月26日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指出,中方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严肃要求日方收回错误言论 ,以实际行动体现对华政治承诺 。

否则,一切“缓和 ”都只是表面文章,无法真正推动中日关系回暖。

日本如果试图借台海问题为自身安全战略服务 ,或者配合域外势力干涉中国内政 ,必然会遭到坚决反制。中日关系的稳定,必须建立在互相尊重基本立场的基础上,而不是靠某种模糊妥协来维持表面和气 。

美日通话后	,高市突然态度有变,就台海问题改口

想与中国关系缓和,光说“有责任对话”还远远不够

高市的态度变化 ,并不是因为意识到了错误,而是现实压力使她不得不调整表态。她的“改口”避开了核心问题,没有道歉 ,这样的“软化 ”并不具备实质意义。

台海问题不容试探,也无法模糊 。如果日本希望真正缓和与中国的关系,就必须放弃在台湾问题上耍小聪明 ,而不是一边挑衅,一边假装“愿意对话”。

美日通话后,高市突然态度有变	,就台海问题改口

否则 ,终究只会“走一步退两步”,让自己陷入更被动的局面。高市的这次“服软 ”,像一场没有诚意的演出 ,观众看得明白,中方也不会轻易买账 。

参考信息:

日本政府多次为高市错误言论狡辩,中方:行不通 ,日方应以实际行动体现对华政治承诺——环球网2025-11-27 06:54


本文来自作者[寻凝]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n.stddy.com/zsfx/202511-60404.html

(1)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寻凝
    寻凝 2025年11月27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寻凝”!

  • 寻凝
    寻凝 2025年11月27日

    希望本篇文章《美日通话后,高市突然态度有变,就台海问题改口》能对你有所帮助!

  • 寻凝
    寻凝 2025年11月27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寻凝
    寻凝 2025年11月27日

    本文概览:11月,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上的一番发言,一下子将中日关系推上了风口浪尖。她暗示“台海有事”,日本可能就会军事介入,中方随即反应,连续多日公开表态,要求日方撤回不当言论,严守...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