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专机刚走,27国收到反制通告,欧盟没想到,报复来得这么快!

一边被美国“关税大棒”压得喘不过气,一边又对中国捅刀子,欧盟的“精分”操作到底图什么?中方罕见直接反制,背后信号远比想象中复杂!即将到来的中欧峰会,正成为检验双方战略智慧的试金...

一边被美国“关税大棒 ”压得喘不过气 ,一边又对中国捅刀子 ,欧盟的“精分 ”操作到底图什么?中方罕见直接反制,背后信号远比想象中复杂!即将到来的中欧峰会,正成为检验双方战略智慧的试金石 。

观察者网消息称 ,当中国外长王毅结束欧洲之行,专机还未落地时,欧盟突然再次发起制裁 ,对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关上公共采购大门 。

法国财长隆巴尔给出了理由,“如果放任中国制造涌入,欧洲工厂全得倒闭 ,所以欧盟不得不采取措施维护自身产业”。

可现实是,欧洲医疗器械市场长期被西门子、飞利浦等巨头垄断,中国产品份额不足5% ,所谓“威胁论”根本站不住脚。

欧盟这种自相矛盾的逻辑,看似是普通的贸易保护措施,实则暴露出欧盟在战略定位上的严重混乱 。

中方专机刚走	,27国收到反制通告,欧盟没想到,报复来得这么快!

从王毅外长此次访问期间的会谈内容来看,欧盟完全清楚当前局势下 ,与中国合作的必要性,但仍然要制裁中企,还要中方提供“缓和关系 ”的方案。

显而易见 ,欧盟就是想要中国的单方面让步,背后是其内部两种焦虑的叠加:一方面,对中美贸易战"溢出效应"的恐慌。另一方面 ,幻想"两头通吃"的战略投机 。欧盟试图复制美国对华施压手段,却又希望保持中国市场准入。

不得不说,欧盟这一刀来得又快又狠 ,但中方这次打法变了,反应堪称“闪电战”:短短48小时内,商务部直接甩出对等制裁清单 ,明确将欧盟企业挡在4500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采购门外。

发言人明确指出 ,对等反制就是因为欧盟限制中企参与欧盟医疗器械公共采购,中方完全有必要维护中企的合法权益 。

可以说,这种“点名道姓”的硬刚 ,在中欧经贸史上极为罕见。

中方专机刚走,27国收到反制通告,欧盟没想到	,报复来得这么快!

要知道,去年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税时,中方只是迂回调查法国白兰地 ,给足了体面。如今画风突变,说明中国的耐心已经耗尽 。

中方这次的反制速度之快 、力度之准,显然给这种投机心态泼了冷水。

说到底 ,深层问题还是出在欧盟的战略误判,至少有两重:

其一,高估了自身的"筹码价值"。

部分欧洲政客认为 ,在中美科技战白热化的当下 ,中国会为争取欧洲市场而容忍歧视性政策 。但现实是,中国工业体系已具备在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与欧洲"硬碰硬"的实力,这种产业底气让反制有了实质支撑 。

其二 ,低估了中国维护对等原则的决心。

过去中方多通过WTO诉讼等程序性手段,以及双边对话等形式,以最大善意诚意应对贸易争端 ,但这次24小时内出台镜像措施,传递出清晰信号:任何企图复制美国"极限施压"玩法的行为,都将遭遇即时代价 ,中方也不会再给欧盟体面。

中方专机刚走,27国收到反制通告,欧盟没想到	,报复来得这么快!

欧盟至今没看懂中美与中欧关系的本质差异 。

中美产业结构高度互补,中国需要美国市场消化产能,美国依赖中国供应链控制通胀 ,双方都有妥协空间。

但欧美产业同质化严重 ,拜登推动《通胀削减法案》挖走欧洲新能源企业,特朗普直接用关税逼制造业回流,刀刀见血。

王毅外长近日在欧洲访问时 ,明确指出“中欧没有根本利害冲突 ”,其实就是在点醒欧洲:你们真正的敌人,正在美国笑着数钱 。

北约峰会曝光的“短信门”显示 ,特朗普私下把欧盟领导人当笑话看,甚至暗中扶持极右翼势力颠覆现有政权。这种“政治颠覆”比关税更可怕——当欧洲领导们还在纠结“如何在对华强硬中保持独立性 ”时,特朗普的算盘早已打到“换掉整个欧洲领导层”。

可惜欧盟的政客们仍沉浸在“战略自主”的幻觉中 ,直到中国反制大棒砸下才如梦初醒 。

中方专机刚走,27国收到反制通告,欧盟没想到	,报复来得这么快!

值得关注的是,这场博弈恰逢中欧关系的关键时间窗口。

按计划,7月底双方将举行领导人峰会 ,这次王毅外长专程赴欧访问 ,也被视为是为此次中欧峰会铺路,中方甚至推迟了对欧盟白兰地的反倾销调查以示诚意。

但现在欧盟的应对却充满战术性摇摆:德国总理一边强调"去风险不是脱钩",一边推动降低对中国稀土依赖;法国一面接待王毅讨论多边合作 ,一面在欧盟内部牵头组建"绿色技术贸易壁垒联盟" 。

这种精神分裂式的操作,本质上反映了欧洲在战略自主与现实利益间的挣扎。

展望未来,中欧关系的走向可能取决于3个变量。

首先是欧洲能否摆脱"经济问题安全化"的思维惯性 。

中方专机刚走	,27国收到反制通告,欧盟没想到,报复来得这么快!

当前欧盟内部存在明显的对华政策代际差异:60后政客更倾向务实合作 ,而70后技术官僚则热衷将贸易问题意识形态化 。

其次是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断调整。

在特朗普的极限施压下,欧洲国家可能继续将“反华 ”当做与美国谈判的筹码,进一步换取美国降低关税的“恩赐”。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不狠狠出点血,单靠“反华”这一点,是根本打动不了特朗普的 。

最后是中国"以打促谈"策略的效果。此次医疗器械领域的交锋 ,既是警示也是测试——若欧盟在峰会前撤回部分歧视性措施 ,双方或能打开新能源汽车 、绿色科技等新合作空间;若继续加码,中国在光伏、高铁等领域的反制工具箱尚有更多选项。

王毅外长早已亮明底线,也是最后通牒:中国不会接受“美国主攻、欧洲补刀 ”的围剿模式 。

中方专机刚走	,27国收到反制通告,欧盟没想到,报复来得这么快!

历史经验表明 ,中欧每次重大危机后都会出现新的平衡点。

2005年纺织品贸易战最终催生了双边对话机制,2013年光伏争端反而促进了新能源合作。如今站在50周年的节点上,双方需要认识到:用"美国剧本"处理对华关系只会双输 ,而建立基于产业互补性的新规则才是出路 。

毕竟,当欧洲车企还在为中国的电动车关税焦虑时,德国巴斯夫集团正追加30亿欧元投资湛江一体化基地——这种"政冷经热"的悖论 ,本身就是最生动的战略启示录。

本文来自作者[摩志信]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n.stddy.com/zsfx/202507-17608.html

(6)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摩志信
    摩志信 2025年07月08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摩志信”!

  • 摩志信
    摩志信 2025年07月08日

    希望本篇文章《中方专机刚走,27国收到反制通告,欧盟没想到,报复来得这么快!》能对你有所帮助!

  • 摩志信
    摩志信 2025年07月08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摩志信
    摩志信 2025年07月08日

    本文概览:一边被美国“关税大棒”压得喘不过气,一边又对中国捅刀子,欧盟的“精分”操作到底图什么?中方罕见直接反制,背后信号远比想象中复杂!即将到来的中欧峰会,正成为检验双方战略智慧的试金...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