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生刚上任北京军区司令,就对秘书说:我先到副司令员那报个到

李德生这个人,在老一辈军人里算得上是个实打实的硬骨头,从小地方走出来,一辈子没少吃苦。1916年4月,他出生在河南光山县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农家,那时候大别山里头,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李德生刚上任北京军区司令	,就对秘书说:我先到副司令员那报个到

李德生这个人,在老一辈军人里算得上是个实打实的硬骨头,从小地方走出来 ,一辈子没少吃苦 。1916年4月,他出生在河南光山县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农家,那时候大别山里头 ,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家里穷到连顿饱饭都成问题。他小时候就得帮家里干活,放牛挑水啥的 ,基本没上过几天学堂。可就是这种环境 ,练就了他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头 。1930年,14岁的他就投身红军队伍,那年头红军在鄂豫皖闹革命 ,枪炮声天天响,他从最基层的战士干起,一步步往上爬。

李德生刚上任北京军区司令	,就对秘书说:我先到副司令员那报个到

早年那会儿,李德生主要在红四方面军里头混,跟着部队转战川陕根据地。他干过通信员 、传令兵、班长 ,还当过连政治指导员和交通队党支部书记 。那些年,部队打了不少硬仗,黄安战役、苏家埠战斗 、嘉陵江渡河作战 ,还有西征任务,他都亲身经历。1933年,在八庙垭那场反围攻战斗里 ,他冲在最前面 ,结果左胸挨了一枪,子弹穿体而出,伤了神经 ,从此左手就落下了残疾。搁别人身上,这伤可能就得歇菜了,可他没闲着 ,养伤期间抓紧时间啃书,《红色战士必读》和《列宁学校读本》这类东西,他翻来覆去地看 ,军事素养蹭蹭往上涨 。伤好后,他改用右手练射击,很快就恢复了战斗力 ,继续带队上阵 。

李德生刚上任北京军区司令,就对秘书说:我先到副司令员那报个到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德生调到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 ,从排长干到连长、副营长、营长 ,后来还升了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30团团长。阳明堡机场夜袭 、响堂铺战斗、百团大战,这些经典战役他都掺和了进去。日军扫荡太行根据地那会儿,他带一个营硬扛住敌人大队 ,靠着机智部署,愣是把对手给撂倒,上级还专门嘉奖过 。创建太行、冀南 、冀西抗日根据地 ,他也没少出力。1942年5月,日军两万五千人马扑上来,他临危受命 ,指挥部队周旋,面对几十倍兵力,愣是稳住了阵脚 ,没让根据地北部长治一带彻底崩盘。

李德生刚上任北京军区司令,就对秘书说:我先到副司令员那报个到

解放战争时期,李德生升了晋冀鲁豫野战军 、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17旅旅长 。上党战役、邯郸战役、陇海路 、定陶、滑县、豫北 、鲁西南这些仗 ,他率部冲杀在前。千里跃进大别山那段路 ,部队走得苦哈哈的,他带头啃树皮野菜,硬是把队伍拉到目的地。襄樊战役里 ,他靠前指挥,用奇兵战术一口气拿下琵琶山、真武山、铁佛寺三道关口,直接破城 。淮海战役打得那叫一个惨烈 ,他部连续九天急行军,穿插分割敌军,歼灭了不少国民党精锐。整个解放战争 ,他从团长干到旅长,战绩单上记了一大堆。

李德生刚上任北京军区司令,就对秘书说:我先到副司令员那报个到

抗美援朝打响 ,李德生1951年入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12军副军长,后来升军长 。第五次战役 、金城反击战 ,他都指挥过 ,尤其上甘岭那场硬仗,他是第一线总指挥之一。15军伤亡太大,王近山把12军调上去 ,命令是战绩归15军,用12军兵力打15军的仗。他二话不说接下,指挥部队在坑道里死守 ,击退敌军数百次进攻,歼敌近两万 。回国后,他升12军军长 ,1955年授少将军衔 。那时候,他就开始琢磨部队训练,总结出“郭兴福教学法 ” ,强调实战化、现代化,毛主席看了高度认可,军委推广到全军。这套方法接地气 ,士兵练起来不枯燥 ,效果拔群。

李德生刚上任北京军区司令,就对秘书说:我先到副司令员那报个到

1960年代初,李德生回部队 ,1960年从南京高等军事学院学成归来,继续带兵 。1968年,他调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安徽省委第一书记。那年安徽乱成一锅粥 ,社会秩序乱套。他率12军进驻,执行“三支两军”任务,花了大半年时间 ,挨村挨户做工作,制止武斗,恢复生产 ,局势渐渐稳下来 。这份成绩,让中央领导注意到他。1968年9月,八届十二中全会 ,毛主席单独和他谈了话 ,问起安徽经验,他汇报时总绕不开群众路线和部队建设,毛主席听了直点头。从那以后 ,他的路子越走越宽 。

李德生刚上任北京军区司令,就对秘书说:我先到副司令员那报个到

1969年,周总理急电把他叫到北京 ,任命为总政治部主任。那时候他还兼着安徽和南京军区几顶帽子,事务堆成山。他想辞几项,毛主席不让 ,说按“三个三分之一”来:三分之一时间读书,三分之一地方,三分之一北京 。他就这么身兼多职 ,边干边学,能力一步步上台阶。1970年12月,毛主席又点他去北京军区当司令员 ,接郑维山的位置。这职位不一般 ,北京军区守京畿,责任重大 。他当时还在安徽,接到通知后 ,立马动身 。

李德生刚上任北京军区司令,就对秘书说:我先到副司令员那报个到

1971年1月,李德生正式上任北京军区司令员。那天到办公室 ,秘书问安排,他直接说先去副司令那里报到。秘书一愣,按惯例是副职来汇报 ,可他坚持要去 。副司令是吴先恩,开国中将,1926年参加黄麻起义 ,1929年入党,早年在红四方面军干兵站部部长,抗日时在129师385旅军需 ,后勤专家。解放战争 ,他管后勤补给,抗美援朝也出力大。1955年授中将,1961年起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管后勤多年,对军区情况门儿清 。李德生比他小9岁,军衔低一级 ,资历也浅一层,早年吴先恩在兵站部时,他还只是班长。这次上任 ,他觉得得先尊重老同志,了解情况,顺便拉近关系。

李德生刚上任北京军区司令	,就对秘书说:我先到副司令员那报个到

李德生上任后,没多久就推动几项实事儿 。比如,加强部队现代化训练 ,借鉴他早年的“郭兴福教学法 ” ,让士兵多练实弹、多搞夜战,少些花架子。军区后勤也优化了,吴先恩把补给线理顺 ,仓库管理严起来,部队出任务不愁吃喝弹药。1971年那年,军区完成一次大拉练 ,从驻地到野外,模拟实战,检验了协调能力 。李德生亲自把关 ,强调官兵一致,不搞特殊化。

从北京军区起步,李德生的路越走越高。1973年 ,党的十大上,他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 、常委、副主席,还是国务院业务组成员、中央军委办公会议成员 ,总政治部主任 、北京军区司令员这些帽子 ,一时没卸 。安徽 、南京军区的职务,到1974年底才正式免去 。那几年,他工作重心在北京 ,兼顾多头,忙得脚不沾地。可他总能抓重点,部队建设没耽误 ,政治工作也没松懈。1973年底,他调沈阳军区司令员,继续带东北这支劲旅 。沈阳军区地广人多 ,边防任务重,他到任后,重点抓边境巡逻和快速反应部队 ,防线拉得更紧实。

李德生刚上任北京军区司令,就对秘书说:我先到副司令员那报个到

1975年,十届二中全会 ,他辞去中央副主席职务 ,专心军区工作。1980年,任国防大学政委,抓干部教育 ,办了几期高级研讨班,学员从军长到师长,学军事理论、学管理经验 。1982年 ,又回总政治部主任岗位,到1985年退休。退休后,他没闲着 ,1990年离休,创办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当会长 ,还兼中国滑冰协会、中国武术协会名誉主席。党史军史研究,他也掺和,主编《从郭兴福教学法到科技大练兵》 ,写了《李德生回忆录》和《军事思考录》 ,把一辈子心得捋清楚 。

李德生刚上任北京军区司令,就对秘书说:我先到副司令员那报个到

本文来自作者[包自乐]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n.stddy.com/zlan/202511-57034.html

(1)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包自乐
    包自乐 2025年11月10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包自乐”!

  • 包自乐
    包自乐 2025年11月10日

    希望本篇文章《李德生刚上任北京军区司令,就对秘书说:我先到副司令员那报个到》能对你有所帮助!

  • 包自乐
    包自乐 2025年11月10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包自乐
    包自乐 2025年11月10日

    本文概览:李德生这个人,在老一辈军人里算得上是个实打实的硬骨头,从小地方走出来,一辈子没少吃苦。1916年4月,他出生在河南光山县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农家,那时候大别山里头,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