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优质本科招生规模,以精准扩容办好教育 | 新京报专栏

“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是“十五五”期间高等教育建设的重中之重。人民群众对优质本科教育的期待持续高涨。图/IC photo解读“十五五”规划建议系列...

扩大优质本科招生规模,以精准扩容办好教育 | 新京报专栏

“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 ,是“十五五”期间高等教育建设的重中之重。

扩大优质本科招生规模,以精准扩容办好教育 | 新京报专栏

人民群众对优质本科教育的期待持续高涨。图/IC photo

解读“十五五 ”规划建议系列专栏

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后,10月28日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正式发布 。即将启幕的“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意义重大 、使命非凡 ,《建议》则已为这未来五年发展绘就蓝图,其中既有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远景,更有关系每个人的民生大小事。新京报评论部推出“解读‘十五五’规划建议”专栏 ,陆续刊发系列文章,敬请关注。

文 | 李锋亮

10月28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指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

从2019年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到2022年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再到现在的“十五五”规划,这是党和国家政府高度重视且一以贯之的做法。

《建议》较详细地描述了怎样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 、特殊教育、专门教育、高等教育与终身教育等全系统的发展建设方向。

其中,“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 ” ,显然是“十五五”期间高等教育建设的重中之重 。

优质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就在持续进行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展,尽管当时规模增长较为缓慢。

到20世纪90年代末 ,我国开始进行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展。到201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突破50%,高等教育正式从大众化阶段迈向了普及化阶段 。

现在 ,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了60%,大多数的学龄人口面临的不是无法接受本科教育的问题,而是接受什么样的本科教育问题。

如果说 ,以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是入学的机会稀缺与社会的高涨需求之间的总量矛盾 ,那么,现在的主要矛盾已经变为:整体规模的普及化与优质高等教育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可以说 ,这个结构性矛盾是和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愿景不匹配的 。

首先,公众对优质本科教育的期待持续高涨 。虽然“双一流”大学建设在原有“211工程 ”和“985工程”的基础上进行了学校扩容,但扩容规模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相比并不成比例 ,而且优质高校的招生规模增加幅度也甚小。

很多家庭 、学生、老师与学校,为了能够在高考获得较高分数,进而获得接受优质本科教育的机会 ,穷尽各种手段,导致出现一些有违基本教育规律的做法和现象,这引发了一系列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甚至学前教育的问题。而这不利于新时代的立德树人工程以及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

其次 ,国家发展迫切需要扩大本科教育招生规模。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持续激烈,无论是理工农医科还是人文社科,学科前沿领域对科研人员的知识结构 、创新能力与实践素养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与此同时 ,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 ,也需要大量扎根基层、服务地方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

然而,当前优质本科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少数“双一流”高校,其占全国本科高校总数的比例不到5%。广大普通本科院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与培养模式尚难以完全适应包括科技 、产业、文化、对外开放等在内的国家战略需求。只有较大幅度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 ,才能让优质增量的高等教育满足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需要 。

再次,高等教育提质扩容,才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目标。

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高等教育是龙头。如果只有十几所世界一流大学,只有不足一百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则高等教育强国的地位尚难得到世界承认 。

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才是春。当有十多所中国高校成为世界顶尖高校,当有几百所高校都有实力开展相关领域的国际前沿研究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高等教育提质扩容应以促进共同富裕为指引

《建议》中还指出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 。

已经有海量的研究文献表明,高等教育不但能够给学习者带来可观的收入提高,而且还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创新发展 。此外 ,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能够给个体和地区带来更高的收益。

所以 ,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进行精准的高等教育提质扩容,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

首先,应扩大这些地区“双一流 ”高校的范围 ,让这些地区有更多的“双一流”高校 。

其次,对于这些地区的“双一流”高校,要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这也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在做的事情。

“十五五 ”期间 ,需坚持如上两个方向 。这样做,有助于吸引全国各地的优秀师资与学子来到这些地区并且留在该地区,支持地区发展。

人口本身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人气聚拢”能带动经济发展、诱发产业创新,缩小地区间发展的不均衡,带动共同富裕。

这种高等教育的区域精准投放 ,不仅缩小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差距,更通过高层次人才留存提升了区域创新能力,形成 “教育扩容—人才集聚—创新发展”的良性循环 。

此外 ,“共同富裕 ”包含了公平与正义的成分。在这些地区进行高等教育提质扩容 ,有助于提高这些地方的学子获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应有之义。

切实增加投入保障高等教育提质扩容

在过去几十年里,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其中许多高校开始进入国际知名的大学排行榜,并且在排行榜中的名次稳步提升 。

这种发展成果,是很多因素共同促成的 ,而增加投入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因素。

因为投入增加了,可以增加科研投入、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水平,自然就可以吸引高水平师资 ,还可以培养高水平师资。而有了源源不断的高水平师资,自然能吸引高水平的学生,大学的高质量发展就形成了正反馈 。

这是世界范围内众多后发高水平大学发展历程的一个共性 ,也是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取得成功的有益经验 。

所以,各级政府有必要通过各种措施与渠道,让目前硬件与软件相对落后的大学 ,能够获得更高的投入 ,吸引高水平的师资与学生。唯如此,才能顺利实现“高等教育提质扩容,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

总之 ,当前我国优质高等教育的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及愿尚存在一定脱节,为此,应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 ,尤其需要以“共同富裕”为指引,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进行精准的高等教育提质扩容 。与此同时,要增加投入 ,让相应的大学进入“投入-发展-获得更多投入 ”的良性循环。

撰稿 / 李锋亮(清华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撰稿 / 柯锐

校对 / 张彦君

欢迎投稿: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 。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 ,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 、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 、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 ,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 ,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本文来自作者[勤浩宇]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n.stddy.com/zlan/202511-54297.html

(3)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勤浩宇
    勤浩宇 2025年11月01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勤浩宇”!

  • 勤浩宇
    勤浩宇 2025年11月01日

    希望本篇文章《扩大优质本科招生规模,以精准扩容办好教育 | 新京报专栏》能对你有所帮助!

  • 勤浩宇
    勤浩宇 2025年11月01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勤浩宇
    勤浩宇 2025年11月01日

    本文概览:“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是“十五五”期间高等教育建设的重中之重。人民群众对优质本科教育的期待持续高涨。图/IC photo解读“十五五”规划建议系列...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