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化身‘警示牌’ ,
义举护航平安行……”
(图为张泽星)
6月27日下午
海淀区学院路街道的一封表扬信
送到24岁的咖啡师张泽星手中
这位腼腆的河北承德小伙
正是6月26日清晨
学清路路面塌陷事件中
第三位挺身而出的
“海淀好心人 ”
此前报道:
今天早高峰,海淀一路面突现大坑!路过的市民做出一个举动……
路修好了!网友点赞今晨这一幕:“挺暖的”
温暖全城!已找到两位海淀好心人......
随着张泽星被找到
这个三位普通市民
在早高峰用共享单车构筑安全防线的
暖心故事终于完整呈现
昨日,27岁的稻香湖学校后勤工作人员谭传意
和56岁的北航附中校医邢志胜的
善举一经报道便引发全网点赞
三人的挺身而出
不仅避免了交通事故
更让“海淀温度”在全城传递
平凡善举传递“海淀温度”
(图为张泽星)
6月26日清晨6时许,海淀区学清路静淑苑公交站附近路面突然塌陷 。正值早高峰 ,车流密集,情况十分危险。
“当时我正要去六道口地铁站坐地铁上班,突然发现路面塌了。 ”张泽星说。当时 ,身着白衣的谭传意和“红衣阿姨”邢志胜正从路边搬来共享单车设置警示 。见状,这位年轻人毫不犹豫地加入其中。
“当时根本没时间多想,就是本能反应 ,不能让后面的车发生危险。”在东直门一家咖啡店工作的张泽星,每天清晨5点40分就要出门赶早班,监控画面清晰地记录下这个年轻人在车流中穿梭的身影 。
三人的行动迅速而默契 ,不到两分钟,就用共享单车筑起了一道临时安全防线。刚放好单车不到30秒,坑洞就突然扩大了。
邢志胜立即拨打了报警电话 。确认现场暂时安全后 ,张泽星就匆匆赶去上班。当天,他依然准时到岗,直到晚上回到静淑东里的住所,才从朋友口中得知自己“上了新闻 ”。
“这真的就是件小事 ,谁遇到都会这么做 。”镜头下这位腼腆的年轻人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他来自河北承德,几年前来到北京从事饮品行业,一直租住在海淀 ,这里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
一场全城接力的正能量传递
三位热心市民用共享单车筑起临时安全防线,这一暖心善举经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众多市民自发加入寻找“海淀好心人 ”的行列 。
“经多方寻找 ,最终找到了在六道口社区租住的张泽星。我们特意等到他下班回来才送上鲜花和表扬信,不想影响他的工作。”学院路街道工作人员说。
(图为邢志胜)
在北航实验学校中学部门前,校医邢志胜告诉记者:“学校日常的安全教育已经融入我的职业本能 ,守护他人安全是刻在骨子里的责任 。”朴实的话语中,透着一份医者仁心的担当。
(图为谭传意)
稻香湖学校的谭传意在表彰会上的发言同样令人动容:“这不过是举手之劳,很平常的一件事情 ,没想到大家这么关注,换作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会这么做。 ”
为弘扬这份城市正能量,市交通委特别授予三人“骑有道 停有序”形象代言人称号,并赠送共享单车骑行卡及绿色出行礼包 。
学院路街道在表扬信中写道:“单车化身‘警示牌’ ,义举护航平安行。您的善行义举为海淀区营造崇德向善 、见贤思齐的浓厚社会氛围做出了贡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这场寻找与表彰的过程,不仅是对三位热心市民的致敬 ,更是一次生动的城市文明教育 。当善行被看见、被传递,整座城市也因此变得更加温暖。
一场守护平安的协同救援
路面恢复通行
这起事件中,市民、警方、交通部门的高效协作成为亮点。“报警后没几分钟 ,两辆警车就抵达现场,这样的响应速度令人安心 。 ”在现场等待警察到来的邢志胜说。
与此同时,海淀区城管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 ,协调自来水管线 、市属道路养护单位等紧急抢修。市交通委立即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抢险工作 。经排查,是由于自来水管线阀门破裂,泥沙被带走后形成了此次塌陷。自来水公司组织工人施工 ,在26日中午1时许完成塌陷路面的回填。当日下午5时30分,学清路已恢复正常交通。
27日上午,记者回访现场时看到,修复后的道路平整如初 ,车流穿梭有序 。
这场“市民警觉—部门联动—技术抢修”的高效闭环,既彰显了海淀市民的善意与担当,更验证了城市应急体系的敏捷响应。
当危机应对的每一环紧密咬合
整座城市便激活了一张隐形的安全网络
让善意与专业在分秒之间交汇成光
记者:李平
编辑:旭日
来源:北京号
作者: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本文来自作者[香天]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n.stddy.com/zlan/202506-1399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香天”!
希望本篇文章《第三位海淀好心人找到了!是位00后……》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单车化身‘警示牌’,义举护航平安行……”(图为张泽星)6月27日下午海淀区学院路街道的一封表扬信送到24岁的咖啡师张泽星手中这位腼腆的河北承德小伙正是6月26日清晨学清路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