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站台!编程神器怒融23亿美元,但生死危机才刚刚开始!

本期要点:在未来,只是拥抱AI,已经不够了,那该怎么办?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在技术持续进步的AI时代,率先拥抱AI可以让你获得先发优势,但过完好日子后可能还...

本期要点:在未来,只是拥抱AI ,已经不够了,那该怎么办?


你好,我是王煜全 ,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在技术持续进步的AI时代,率先拥抱AI可以让你获得先发优势,但过完好日子后可能还有更严峻的挑战 。

黄仁勋站台!编程神器怒融23亿美元	,但生死危机才刚刚开始!

Cursor创始团队

11月13日 ,AI编程领域的头部企业Cursor宣布完成23亿美元D轮融资,投后估值高达29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00亿元。

Cursor因其智能化的编程体验 ,被不少开发者称为“氛围编程神器 ”。

本轮融资不乏Google和英伟达等巨头的参与 。Google将为Cursor提供云算力,而英伟达本身就是Cursor的大客户,CEO黄仁勋更是称赞说 ,英伟达每位工程师都在用Cursor编程。

黄仁勋站台!编程神器怒融23亿美元,但生死危机才刚刚开始!

同时,Cursor官方披露 ,他们已推出了首款自研编程大模型Composer,能在30秒内完成大多数编程任务的单次迭代。并且,Cursor还将Composer深度整合进多Agent协作界面 ,以完成更为复杂的编程任务 。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23亿美元的融资,很大一部分也将用于编程大模型Composer的研发 。

无独有偶 ,11月初 ,主打AI生成PPT的Gamma也获得了a16z领投的6800万美元投资,估值达到21亿美元。

虽然不如Cursor那么风光,但Gamma的年经常性收入已达1亿美元 ,拥有7000万用户。其创始人更是傲娇地表示,银行账户里的钱比融资总额都多,暗示这些融资是投资人硬塞给他的 。

在我们看来 ,这两个AI产品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抓住了传统工具未能满足的老需求,是“低垂果实”。但如果他们没有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新的商业壁垒 ,就容易被大模型公司或科技巨头的产品所取代。

这也是我们给所有AI应用创业者的提醒,AI大革命中千万不要安心于占领小山头 。


新物种的优势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 ,通过积极拥抱本轮AI浪潮,Cursor和Gamma获得了巨大成功。

黄仁勋站台!编程神器怒融23亿美元,但生死危机才刚刚开始!

Gamma的团队

早在2022年 ,ChatGPT3.5还没出现之前 ,Gamma就已经是GPT-3的早期应用者。

他们发现制作PPT费时费力,是全球职场人士的共同痛点,而AI刚好可以改变这个状况 。用户只需输入要点 ,AI即可自动补充文案,并进行排版设计。结合预设模板,还能保持PPT的美观一致。

由于这方面市场确实巨大 ,Gamma只有52名员工,就能在短短几年内做到年化收入超1亿美元 。

与Gamma类似,Cursor的早期成功来自用AI提升工作效率 ,只不过服务对象是软件开发人员。

传统编程工作中,大量时间耗费在撰写样板代码 、修复低级Bug、在庞大代码库中搜索函数等重复性任务上。而Cursor通过AI驱动的集成开发环境(IDE),让程序员能够在和AI的聊天中快速完成编程和调试任务 。

因此 ,2023年才成立的Cursor迅速积累了数百万开发者用户,连OpenAI都曾经使用他们的工具编程 。这也让他们的估值可以一年暴增近10倍。

我们认为,Cursor和Gamma的成功 ,本质上是一种“物种间竞争”的胜利。也就是说 ,在AI所带来的巨变中,他们率先采用AI,成为了“新物种 ” ,从而实现了对“旧物种”的碾压性优势 。


新挑战

但新的问题也来了,AI浪潮已经持续近3年,用不了多久 ,“旧物种”也就淘汰得差不多了,我们不禁要问,一旦进入新物种内的相互竞争阶段 ,Cursor和Gamma的护城河到底是什么?

如果它们所做的事情,微软、OpenAI这些科技巨头稍微伸伸手就能做到,那它们又如何生存?

事实上 ,Gamma恰恰用自己的成功为微软 、Adobe等传统巨头以及OpenAI等大模型公司完美地验证了一个增量市场的存在。

毕竟非专业设计的用户没有时间去学习复杂的设计软件,Gamma可以帮助他们轻量化地解决问题,而且输出的结果已足够完成一些日常工作。

但在微软眼中 ,Gamma的功能没有什么壁垒 ,只是Copilot能力的一个延伸而已,可以轻松实现 。而且,微软还能让用户同时调用Word、Excel等其他文档工具来生成PPT ,并且支持云协作,对于企业而言,可能会比Gamma还更好用。

届时 ,Gamma还能靠什么拦住微软的入侵呢?靠使用习惯也许还能暂时留住老用户,但新用户大概率会先体验微软的产品。

说完了Gamma,再看Cursor ,他们则是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没有什么真正壁垒 。

此前,Cursor通过调用OpenAI或Anthropic的模型来提供编程服务,试图以更好的开发体验和界面优化作为核心竞争力。

但由于Cursor是个大模型的套壳应用 ,用户真正用的是背后的大模型。而大模型的优化依赖数据,特别是用户对代码的采用率和使用反馈等关键数据 。而这些信息并不由Cursor掌控,而是都发给了他们背后的大模型公司。

因此 ,Cursor再火爆 ,用的人再多,利好的也是背后的大模型公司,如OpenAI、或Anthropic。一旦这些公司决定推出自家的编程工具 ,Cursor也就难以与之竞争了 。

春江水暖鸭先知,也正是看到了这个问题,Cursor就自觉地朝基础大模型的层面延伸了 ,推出自研的编程大模型Composer,希望早日摆脱对外部大模型的依赖 。这也反过来恰恰证明了,此前的Cursor没有护城河。

可是 ,哪怕延伸到了大模型层,Cursor仍是强敌环伺,OpenAI 、Anthropic 、Google早已在此激烈竞争多年。

Cursor融来的23亿美元 ,对于一个应用公司来说也许是天文数字,但在大模型公司眼中却不算多 。也许Cursor会号称自己的模型更加低延迟,反应更快 ,但这对于OpenAI和Anthropic ,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所以,Cursor看似风头正劲,但其实已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最后 ,我想强调的是,虽然拥抱AI可以让一个人或公司迅速成为“新物种 ”,并在淘汰旧物种的过程中迅速做大做强 ,但唯有“刻意进化 ”才能让你从新物种的相互竞争中最终胜出,成为领域的王者 。

Cursor和Gamma获得了AI带来的初期红利,也手握着迈向下一阶段的资金 ,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它们必须解决巨头无法解决的问题,或是掌握巨头难以触及的用户和市场,最终形成巨头无法模仿的优势 ,才算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态位,构建了足够强的商业壁垒,才能享受未来AI时代的真正繁荣。

关于具体该怎么做 ,在上周六的“前哨大会2025”上 ,我向大家深入剖析了“刻意进化”这个AI时代的成功法则 。错过直播的朋友,务必记得去看看回放,相信会让你不虚此行。前哨大会2025|刻意进化——AI时代的成功指南!完整回放来啦!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 ,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明天见。

本文来自作者[从始至终]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n.stddy.com/zheh/202511-59135.html

(2)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从始至终
    从始至终 2025年11月21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从始至终”!

  • 从始至终
    从始至终 2025年11月21日

    希望本篇文章《黄仁勋站台!编程神器怒融23亿美元,但生死危机才刚刚开始!》能对你有所帮助!

  • 从始至终
    从始至终 2025年11月21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从始至终
    从始至终 2025年11月21日

    本文概览:本期要点:在未来,只是拥抱AI,已经不够了,那该怎么办?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在技术持续进步的AI时代,率先拥抱AI可以让你获得先发优势,但过完好日子后可能还...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