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刚到马来西亚,就收到终级杀招,特朗普有备而来,中遭调查

2025年10月24日,吉隆坡这座马来西亚城市成为全球财经界焦点——中美新一轮高级别经贸会谈在此拉开帷幕。选择马来西亚作为谈判地,本身便传递出“寻求中间平衡”的信号,但会谈尚未...

2025年10月24日,吉隆坡这座马来西亚城市成为全球财经界焦点——中美新一轮高级别经贸会谈在此拉开帷幕。

选择马来西亚作为谈判地 ,本身便传递出“寻求中间平衡”的信号,但会谈尚未正式进入议题阶段,美方已率先抛出三记“重拳”:一份政策草案、一个威胁性表态、一道软件出口限制令 ,瞬间让现场气氛变得剑拔弩张。

10月22日晚间,路透社一则简讯如平地惊雷:美国正考虑扩大软件出口限制,将“使用美国软件制造的产品 ”纳入管控范围 。

这一表述看似简短 ,实则暗藏杀机——其核心并非针对美国软件本身,而是指向所有在设计 、建模、制造、编译及自动控制流程中依赖美方软件环境的最终商品。

中方刚到马来西亚,就收到终级杀招	,特朗普有备而来,中遭调查

这意味着,即便产品在其他国家生产 ,只要其生产环节接触过美国软件(如EDA工具 、操作系统或数据处理代码) ,均可能被列入限制清单。

这并非美方首次释放对华软件限制信号 。

2023年,美国曾以EDA工具为切入点,对个别半导体企业实施管控。

但此次行动的“升级”特征明显:管控对象从特定企业扩展至全产业链 ,技术门槛模糊化,实施路径更趋复杂。

中方刚到马来西亚,就收到终级杀招	,特朗普有备而来,中遭调查

更关键的是,时机选择极具针对性——中方代表团尚未开启谈判 ,限制信号已提前释放,形成“未战先压”的舆论态势 。

10月23日,美方进一步暴露其政治意图。

多名共和党议员公开表态支持软件限制方案 ,将其定义为“对抗中国高科技扩张的核心工具 ”。

当日晚间,一名政府高级官员虽未透露最终细节,但承认该提案已进入内部评估流程 。

中方刚到马来西亚	,就收到终级杀招,特朗普有备而来,中遭调查

与此同时,美财政部长贝森特与贸易代表格里尔在抵达马来西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 ,均未缓和相关表述,仅强调“对中国应保持技术出口谨慎”。

这种“零缓冲”的表态,几乎在谈判首轮展开前便已形成场外压力。

更值得警惕的是 ,美方试图将双边博弈升级为多边行动 。

路透社报道称,美国正推动七国集团(G7)协调类似限制措施 。

中方刚到马来西亚,就收到终级杀招	,特朗普有备而来,中遭调查

尽管目前尚未出台具体文件或联合声明,但“多边压力 ”的暗示已足够引发市场对全球供应链结构变动的担忧。

面对美方的“突袭” ,中方并非被动应对。

早在10月9日,商务部便公布了《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的修订内容,新增高性能磁性材料制造技术、高温合金稀土涂层技术及超精密加工稀土工具设备等控制项目 。

这一举措并非简单的资源出口限制 ,而是通过“技术+设备”的双重卡位 ,精准锁定全球高端制造业的核心环节。

中方刚到马来西亚,就收到终级杀招,特朗普有备而来	,中遭调查

路透社迅速以“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制 ”为标题发布快讯,《金融时报》《卫报》等媒体随后跟进分析,将其视为中国对美长期技术压制策略的“主动调整”。

尽管中方官方表述为“在国家安全考量下对相关技术加强管理” ,但清单内容与全球高端制造业高度重合的战略意图已不言而喻 。

10月12日,中方进一步澄清称,此次调整属于“例行修订 ” ,未针对特定国家。

这种“温和但坚定 ”的表态,既维护了国际形象,又未在核心利益上退让。

中方刚到马来西亚	,就收到终级杀招,特朗普有备而来,中遭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 ,此次管控的焦点并非稀土原矿 ,而是含有工程价值的“中间产品”,尤其是涉及军工电子、航空部件及磁控设备精密制备的环节 。

中方的稀土管控措施迅速引发国际反应。

10月14日,欧盟委员会在布鲁塞尔召开内部会议 ,讨论该措施对本地新能源 、航天产业的影响。

尽管会议结果未公开,但一名匿名发言人透露:“欧盟需加强与美方协调,共同对冲关键资源的战略风险 。”

中方刚到马来西亚	,就收到终级杀招,特朗普有备而来,中遭调查

这一表述中 ,“对冲 ”与“战略风险”的并用,暴露出欧方对供应链安全的实质性担忧。

美国方面的反应则更为激烈。

10月15日,财政部长贝森特公开声称 ,中国的稀土出口限制将引发全球对供应链依赖的反思,甚至可能导致“供应链脱钩” 。

尽管未提出具体行动措施,但“脱钩 ”一词的重新出现 ,无疑为谈判话语场注入了更多对抗性 。

中方刚到马来西亚,就收到终级杀招,特朗普有备而来,中遭调查

同日 ,美国国务院在简报中指责中国“违反公平贸易精神”,并表示将持续评估对策。

此后数日,美国国会下属科技委员会召开听证会 ,邀请半导体、航天、军工行业代表讨论“如何降低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尽管会上提出从澳大利亚 、加拿大进口原矿再转运至本土加工的“替代路径 ”,但多数代表承认,短期内难以构建完整替代链条 。

与此同时 ,中方保持沉默,未对美方动作作出进一步回应——这种“以静制动”的策略,本身便是一种表态。

中方刚到马来西亚	,就收到终级杀招,特朗普有备而来,中遭调查

10月22日晚 ,路透社披露了美国软件限制方案的更多细节。

与传统的硬件管控不同 ,此次政策草案聚焦“间接依赖美方软件”的出口路径:凡使用美方EDA工具、软件平台或数据处理代码进行设计、生产的产品,若最终出口至中国,均需申请额外许可 。

产品类型涵盖芯片 、光模块乃至制造设备控制系统 ,影响范围涉及层层代工与供应转手。

10月23日,消息进一步扩散。

中方刚到马来西亚,就收到终级杀招	,特朗普有备而来,中遭调查

多名共和党议员表示支持,称该措施“比传统硬件封锁更有效 ” ,理由是软件是“看不见的管道”,限制得更快 、更隐蔽、更彻底 。

同日,一份初步分析文件流出 ,列举了十余种可能受影响的中间产品,包括电子元件、精密工具 、数控设备及自动化控制模组。

这一波扩展,再次引发市场对全球供应链变动的担忧。

10月24日早 ,美方代表团现身吉隆坡谈判现场 。

中方刚到马来西亚,就收到终级杀招,特朗普有备而来,中遭调查

数小时后 ,美媒报道称,美国有意扩大软件限制案的适用范围。

尽管尚未发现美国政府正式公布最终版本,但以目前路径推演 ,软件限制无疑将成为本轮博弈的核心议题。

就在软件出口限制风波未平时,又一消息冲击舆论场:美国有意重启对中国“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执行情况的审查 。

该协议签署于特朗普第一任期,涵盖农产品采购、知识产权、金融开放等多项条款 。

中方刚到马来西亚	,就收到终级杀招,特朗普有备而来,中遭调查

消息称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评估中国是否全面履约,若存在偏差,或将启动调查程序。

尽管未正式启动 ,但此类信息在当前谈判背景下释放 ,仍产生显著冲击。

其目的究竟是“真正动手 ”还是“谈判造势 ”,尚待观察,但已构成一种议价方式 。

与此同时 ,中美会谈仍在进行中,技术限制与协议旧账同时登场,使谈判氛围愈发复杂。

中方刚到马来西亚	,就收到终级杀招,特朗普有备而来,中遭调查

过去两周 ,中美经贸博弈呈现“高强度政策碰撞”特征:中方推进稀土出口管理,美方释放软件限制信号,欧盟寻求协调机制 ,美国国会重提旧案。

一连串行动层层递进,技术 、原料、规则三线并行,形成交叉压力点 。

从10月9日到24日 ,几乎每天都有新动向 ,每一次发言背后都暗藏操作路径。

节奏之快、尺度之狠 、操作之准,无论最终是否成行,均已构成一次完整的政策交锋。

中方刚到马来西亚	,就收到终级杀招,特朗普有备而来,中遭调查

而吉隆坡的谈判桌内外 ,这场未完待续的博弈,仍在继续书写新的篇章 。

参考信源:

1. 《商务部:加强对部分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 —— 新华社,2025年10月9日

2. 《王文涛在中美经贸磋商前强调:反对“脱钩断链” ,中美应在相互尊重中解决分歧》 ——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年10月24日

3. 《中方回应稀土出口管制质疑:出于国家安全考量,符合国际规则》 ——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5年10月12日

本文来自作者[幼琴]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n.stddy.com/zheh/202510-53568.html

(1)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幼琴
    幼琴 2025年10月25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幼琴”!

  • 幼琴
    幼琴 2025年10月25日

    希望本篇文章《中方刚到马来西亚,就收到终级杀招,特朗普有备而来,中遭调查》能对你有所帮助!

  • 幼琴
    幼琴 2025年10月25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幼琴
    幼琴 2025年10月25日

    本文概览:2025年10月24日,吉隆坡这座马来西亚城市成为全球财经界焦点——中美新一轮高级别经贸会谈在此拉开帷幕。选择马来西亚作为谈判地,本身便传递出“寻求中间平衡”的信号,但会谈尚未...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