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黄金还贵!1公斤卖165万,之前在农村被当成垃圾,为何现在暴涨

千百年来,有种东西比金子还邪乎,说它是药吧,它长在牛胆里,是个病;说它是个病吧,又能救命。这玩意儿就是牛黄。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城里的大医院,急诊室里推进来一个中风的,要是还能...

千百年来 ,有种东西比金子还邪乎,说它是药吧,它长在牛胆里 ,是个病;说它是个病吧 ,又能救命 。

这玩意儿就是牛黄。

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城里的大医院,急诊室里推进来一个中风的 ,要是还能喘气,大夫们除了上西医那套,口袋里还得备着一粒蜡丸 ,叫“安宫牛黄丸 ”。

关键时刻掰开往嘴里一塞,兴许就能把人从鬼门关拽回来 。

可这救命丸的核心,天然牛黄 ,快没了 。

那时候,拖拉机把田里的老牛都给“请”下岗了,牛少了 ,这天赐的“胆结石”更是少得可怜。

全国一年到头,能刨出来的天然牛黄,加起来还不够一吨。

可各大药厂伸长了脖子等着要的 ,是这个数的好几百倍 。

比黄金还贵!1公斤卖165万,之前在农村被当成垃圾,为何现在暴涨

物以稀为贵,这道理在哪都一样 ,牛黄的价格坐着火箭往上蹿,比黄金都金贵。

安宫牛黄丸、片仔癀这些响当当的老字号名药,眼瞅着就要断了香火。

1987年 ,卫生部里头悄摸地立了个项,这事儿不小,关系到中药的命根子 。

任务就一个:靠人本事 ,把牛黄给“造 ”出来。

没人想到,这副重担,最后落在一个女医生肩上 ,她叫蔡红娇。

她自己更想不到,为了这块小“石头 ”,她得搭进去半辈子 。

蔡红娇这人 ,1938年生在广东 ,家里是开中药铺的,从小闻着药味儿长大。

六十年代,她是个高材生 ,从医学院毕业就进了北京协和医院,这可是当时中国医学的顶尖地方。

比黄金还贵!1公斤卖165万,之前在农村被当成垃圾	,为何现在暴涨

她拜了中国胆道外科的头把交椅张金哲院士为师,天天拿着手术刀跟人的胆结石打交道 。

在手术台上,她见多了因为胆里长石头疼得死去活来的病人 ,天天琢磨这石头到底是怎么长的。

看着人的胆结石,她脑子里总会蹦出个念头:这玩意儿跟牛胆里长的牛黄,道理上是不是相通的?

时间一晃到了八十年代末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急得火烧眉毛,直接找到了卫生部。

天然牛黄的缺口太大了,再不想办法 ,好多名贵中成药就得停产 。

市面上倒是有种叫“人工牛黄”的东西 ,但那玩意儿就是把胆红素 、胆酸几种化学品搅和在一起,跟天然牛,根本不是一回事 。

疗效差了一大截 ,国家明令禁止片仔癀、安宫牛黄丸这些药用这种东西。

“必须得搞出一条新路子来!”

比黄金还贵!1公斤卖165万,之前在农村被当成垃圾,为何现在暴涨

领导拍了板。

这任务转来转去 ,就落到了蔡红娇和她那个研究胆道疾病的小组头上 。

这意味着,她得把心爱的手术刀放下,从一个救死扶伤的外科大夫 ,变成一个在实验室里跟瓶瓶罐罐较劲的基础研究员。

这行跨得有点大,前面是啥,谁心里都没底。

“国家让干 ,那咱就干 。 ”

蔡红娇没半点含糊。

她心里有杆秤,这事儿要是干成了,救的可不是手术台上一个两个病人 ,是成千上万的人 ,这比她自己当一辈子名医都值。

1987年,“牛黄人工培育”这事儿就算正式开张了 。

比黄金还贵!1公斤卖165万,之前在农村被当成垃圾	,为何现在暴涨

蔡红娇领着她那几个人,一头扎进了实验室,从此白天黑夜地干。

他们的想法 ,在当时人听来,跟说梦话差不多:在牛身体外面,造一个跟牛胆里一模一样的环境 ,让牛黄自己长出来。

具体点说,就是把牛胆汁当成“土壤”,往里头加点“催化剂 ” ,让胆汁里的那些好东西自己结晶,长成跟天然牛黄一模一样的玩意儿 。

这路子以前没人走过,翻遍了书也找不着半个字教你怎么干。

头几年 ,失败那是家常便饭。

实验室里常年弥漫着一股从屠宰场拉回来的牛胆汁的腥臭味 ,熏得人头晕 。

蔡红娇他们就在这味儿里,一天到晚地做实验,跟上班打卡一样准时 。

他们试了几百种不同的“催化剂”配方 ,温度调高一点,酸碱度调低一点,反反复复地试。

比黄金还贵!1公斤卖165万	,之前在农村被当成垃圾,为何现在暴涨

可烧杯里倒出来的,不是一滩没用的黑泥 ,就是些奇形怪状的杂质,跟牛黄半点不沾边。

最难的时候,研究经费都花光了 ,买个烧杯都得自己掏腰包 。

外头的风言风语也多了起来:“老天爷几千年才赏一点的东西,就凭你们几个人,想在瓶子里造出来?

做梦吧!”

压力跟山一样大 ,可蔡红娇这人硬是扛住了。

她老跟同事们说:“老祖宗的智慧是咱们的根 ,现在的科学技术是咱们的翅膀。

咱们不是凭空瞎搞,咱们是在用科学的方法,把一个古老的自然现象重新整出来 。 ”

事情的转机 ,出现在1993年。

比黄金还贵!1公斤卖165万,之前在农村被当成垃圾,为何现在暴涨

那天 ,在试了不知道多少回之后,他们又一次调整了配方。

在显微镜底下,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金黄色的、像菊花瓣一样呈放射状的结晶体 ,慢慢地长了出来 。

那形态,跟他们拿来对比的天然牛黄切片,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大家伙儿激动得差点把桌子掀了。

赶紧拿去检测 ,结果出来,所有人都乐了:这体外培育出来的牛黄,核心成分胆红素的含量稳定在38%到45%之间 ,完全在天然牛黄18%到50%的合格范围里 ,药效活性也几乎没差别。

那一刻,实验室里欢呼声震天 。

蔡红娇和她的团队,用了整整六年 ,硬是蹚出了一条没人敢走的路。

这项技术后来被命名为“体外培育牛黄”,拿了国家发明专利。

比黄金还贵!1公斤卖165万,之前在农村被当成垃圾	,为何现在暴涨

中国人总算靠自己的脑子,解开了困扰中药几百年的死结 。

技术上成了,但这事儿还没完 。

怎么把实验室里的宝贝 ,变成药厂里能用的原料,这又是一场硬仗。

1997年,“体外培育牛黄”拿到了国家一类新药的证书 ,还评上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荣誉一大堆。

可到了市场上,人家不认 。

好多老字号药厂的老药师 ,一辈子跟天然牛黄打交道 ,思想很固执,总觉得只有从牛肚子里刨出来的才是真家伙,你这瓶瓶罐罐里搞出来的 ,心里没底。

为了让大家接受这个新东西,蔡红娇又得出马。

她一个快六十岁的人,又像个刚毕业的推销员 ,带着厚厚一沓实验报告和药理分析,一家一家药厂地跑,一场一场学术会地讲 。

比黄金还贵!1公斤卖165万	,之前在农村被当成垃圾,为何现在暴涨

她不跟你讲大道理,就摆事实 ,拿数据说话,反反复复地解释:“我们这个‘体外培育牛黄’,不是化学品勾兑的 ,它是跟着生物规律长出来的 ,成分 、结构 、药效跟天然的没两样。 ”

功夫不负有心人。

到了2004年,国家药监局正式下了文件,批准“体外培育牛黄”可以等量地替代天然牛黄 ,用在各种中成药里 。

这纸文件,就像打开了水库的闸门。

从那以后,宁夏、云南这些地方 ,建起了一座座现代化的培育基地。

在窗明几净、全是自动化设备的车间里,过去全凭运气的牛黄,实现了大规模 、标准化生产 。

一头做实验的牛 ,一年就能贡献出30克左右的培育牛黄,这相当于过去15头牛的自然产量。

像云南白药集团的生产线,一年就能产出800公斤 ,这产量快赶上当年全世界天然牛黄的总产量了。

比黄金还贵!1公斤卖165万,之前在农村被当成垃圾,为何现在暴涨

科学技术的力量 ,一下子就把牛黄市场的供需关系给颠覆了 。

天然牛黄因为稀少 ,价格还是很高,成了有钱人收藏和投资的玩意儿 。

但“体外培育牛黄”用大概十分之一的价格,给中成药市场输送了源源不断的“弹药 ”。

像片仔癀、同仁堂这些国药大厂 ,都把它当成了战略物资储备起来,再也不用看稀有资源的脸色了。

如今的蔡红娇,已经是头发花白的老太太了 。

她当年亲手开创的这项事业 ,她的学生,学生的学生,已经传了三代人。

体外培育牛黄这项技术还在不断地改进 ,成了国家重点扶持的“星火计划 ”项目,撬动了上亿的资本,形成了一个每年产值超过12亿的新产业。

蔡红娇用半辈子跟一块“石头”较劲 ,硬是为老祖宗传下来的中医药,接上了一根现代化的命脉 。

比黄金还贵!1公斤卖165万,之前在农村被当成垃圾	,为何现在暴涨

她一手拿手术刀救人 ,一手在实验室里“炼石”,这两件事,看着不搭界 ,其实都是为了救命。

参考文献:

[1] 蔡红娇,林瑞超,等. 体外培育牛黄的工艺研究及其与天然牛黄化学成分的比较[J]. 中国中药杂志, 1996(8):4-7.

[2]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3] 张金哲. 我国胆道外科的发展与展望[J]. 中华外科杂志, 1999, 37(1): 1-3.

本文来自作者[华发囚徒]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n.stddy.com/youxi/202511-59286.html

(3)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华发囚徒
    华发囚徒 2025年11月22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华发囚徒”!

  • 华发囚徒
    华发囚徒 2025年11月22日

    希望本篇文章《比黄金还贵!1公斤卖165万,之前在农村被当成垃圾,为何现在暴涨》能对你有所帮助!

  • 华发囚徒
    华发囚徒 2025年11月22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华发囚徒
    华发囚徒 2025年11月22日

    本文概览:千百年来,有种东西比金子还邪乎,说它是药吧,它长在牛胆里,是个病;说它是个病吧,又能救命。这玩意儿就是牛黄。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城里的大医院,急诊室里推进来一个中风的,要是还能...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