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售价仅数元的合金耳钉,被检测出一级致癌物镉含量超标9000多倍 ,这些藏匿在市场角落的“美丽陷阱”,正悄然成为健康的隐形杀手。
金价飙涨的浪潮下,不少年轻人转向廉价饰品作为婚庆与日常搭配的替代品 。然而 ,近期多家权威机构检测发现,市场上充斥的“网红爆款 ”和“大牌平替”合金首饰不仅名不副实,更隐藏着严重的健康隐患。
面对高企的金价 ,年轻消费者的选择悄然变化。“谁说这黄金土啊,这黄金太香了!冲着它最保值、能升值,我就喜欢它的土 。”有网友分享母亲3年前送的金戒指时如此说道。然而 ,金价飙升与“担心买在山顶 ”的矛盾心理,让年轻人对黄金望而却步。
在这种消费心理下,黄金的“情绪价值”被重新包装 ,转移到了更便宜 、更好玩的替代品上 。一个薄如蝉翼的黄金贴片,被商家赋予了“招财”“躺赢 ”“财富自由”等玄学寓意,成为年轻人消费黄金的第一步。
廉价饰品市场火热背后,是触目惊心的质量隐患。
近期 ,有媒体记者随机从线上线下20家商铺购买了21件样品,并送往专业检测机构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21件样品中多达17件饰品的金银镀层厚度未能达到标准要求 ,不合格率超过80%。
一款所谓的“镀银”手镯,银镀层厚度仅为0.24微米,远低于标准要求的2微米 ,差距超过8倍。而一款商家宣传为“镀金 ”的手镯,其金镀层厚度更是只有0.03微米,与0.5微米的标准要求相差16倍 。
检测还显示 ,这些17件饰品的主要成分为铜、锌、镍等合金元素。严格来说,这些产品根本不能算作商家所宣称的“镀金镀银首饰”,而应归类为普通合金饰品。
更为严重的是 ,这些廉价饰品中检测出的重金属含量令人震惊。
在此次抽检中,一款来自广州饰品批发市场的耳钉样品,虽然明确标注为“S925银”,但检测发现其主要成分跟“银 ”没有丝毫关系 ,并且出现了镉元素超标9000多倍的问题 。
镉是一种一级致癌物,在人体里面长期累积,不容易代谢 ,长期暴露会引起癌症的风险。
除了镉,镍元素超标也同样普遍。检测中发现一副耳环产品的镍含量超标近3倍 。镍是一种致敏性金属元素,约有15%到20%的人群对镍元素过敏。
廉价饰品市场的混乱不仅体现在材料上 ,更蔓延至整个产业链。
在广东海丰县梅陇镇——素有“中国首饰之都”称号的首饰加工专业镇,媒体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厂家公然生产假冒饰品 。一家名为“金泰盛”的首饰厂工作人员直言不讳:“你去外面卖 ,当黄金卖也行。有人就说沙金是黄金,卖几百块钱。”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厂家还提供各种黄金品牌的包装盒 ,包括印有某大牌金品牌字样的首饰包装盒 。在梅陇镇上,另一家名为“金雅丽 ”的珠宝厂,生产的“沙金”手链上直接印上了999的字样。
鉴定证书造假也是行业公开的秘密。在梅陇镇,检测机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一件不含一点黄金成分的项链,也可以制作黄金鉴定证书 。商家只需拿一个真实足金样品进行检测,就可以获得大批量的鉴定证书。
面对琳琅满目的饰品市场 ,消费者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健康与权益?
消费者追求性价比无可厚非,但在选择低价饰品时,一定要小心材质虚标和重金属超标的潜在风险。理性看待价格与价值的匹配 ,是避免购买劣质饰品 、保护自身健康的关键。
在购买饰品时,消费者应选择正规渠道,并要求商家出示权威机构的检测证书 。对于价格异常低廉的“金银首饰” ,要保持警惕。
如果佩戴饰品后出现皮肤红肿、瘙痒、脱皮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佩戴,并及时就医。
监管部门和电商平台也应加强监督和处罚力度 ,严厉打击不合格饰品,确保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守护公众健康 。毕竟,追求美的权利 ,不应以牺牲健康为代价。
本文来自作者[曼梅]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n.stddy.com/xinwen/202511-6008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曼梅”!
希望本篇文章《廉价首饰藏毒!是平替还是美丽陷阱?》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一款售价仅数元的合金耳钉,被检测出一级致癌物镉含量超标9000多倍,这些藏匿在市场角落的“美丽陷阱”,正悄然成为健康的隐形杀手。金价飙涨的浪潮下,不少年轻人转向廉价饰品作为婚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