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4 日凌晨,俄罗斯对乌克兰首都基辅发起大规模空袭 ,此次行动采用战术弹道导弹、巡航导弹 、高超音速导弹与自杀式无人机混合打击模式,重点针对基辅的能源设施、军事仓库和装备维修中心 。乌克兰国家电网公司通报,基辅 3 座主力变电站遭直接打击 ,60% 区域中断供电,部分区域停水,西郊的乌克兰陆军第 47 机械化旅装备维修厂被 “匕首 ” 高超音速导弹击中 ,多辆西方援助装备损毁。
空袭中出现意外状况,一枚 “伊斯坎德尔” 导弹落在阿塞拜疆驻基辅大使馆院内,造成围栏、办公楼 、领事处及公务车辆不同程度损毁 ,所幸无人伤亡。阿塞拜疆外交部于 14 日召见俄罗斯驻阿大使并递交照会,提出强烈抗议 。
阿方表示,早在 2022 年 4 月就已将驻乌外交机构坐标提供给俄方,且类似事件并非首次发生 ,2022 年 3 月哈尔科夫名誉领事馆、2024 年 1 月驻乌大使馆附近均曾遭袭,2025 年 8 月使馆周边再次受空袭影响。
11 月 16 日,莫斯科外交消息人士就此事回应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明确表示俄军仅针对乌克兰军事基础设施及国防工业相关生产企业实施打击。该消息人士强调,策划打击行动时会严格核查作战数据,既避免伤及平民 ,也充分考虑各国外交代表机构的所在地 。同时他指出,俄罗斯的打击方式与基辅政权形成鲜明对比,称基辅始终将俄罗斯境内的平民与民用设施作为主要攻击目标。
对此 ,有网友认为,俄军明确打击军事目标的表态符合战争规则,外交机构受损可能是防空拦截或导弹碎片波及的意外。也有网友质疑 ,阿方早已提供使馆坐标,仍多次出现受损情况,俄方的 “充分考虑” 未能落到实处 。还有网友提到,乌克兰此前多次用无人机袭击俄罗斯南部能源设施和军事基地 ,导致罗斯托夫州一座核电站短暂停运,双方都应避免波及非军事目标。
俄军此次大规模空袭是对乌克兰此前袭击行动的回应,自 2025 年下半年起 ,俄乌地面战斗陷入僵持,双方对彼此后方基础设施的打击频率明显增加。俄军选择军事基础设施作为打击目标,本质是为了削弱乌克兰的战争潜力 ,能源设施和装备维修能力的受损会直接影响乌军前线补给。
对于外交机构受损事件,有分析认为,现代战争中精确打击虽成为主流 ,但导弹拦截、碎片波及等仍可能造成意外损失,阿方多次遭袭难免引发对打击精准度的质疑 。
乌克兰防空部队虽拦截了部分巡航导弹和无人机,但未能拦截任何 “匕首 ” 高超音速导弹和 “伊斯坎德尔 - M” 战术弹道导弹 ,前者速度超 10 马赫且能变轨,后者飞行轨迹低并可携带诱饵弹,现有防空系统难以有效应对。北约虽表示将加快向乌克兰交付防空系统,但短期内难以改变局势。
冲突持续升级给双方民众带来深重苦难 ,外交机构的安全问题也再次引发关注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无论军事行动的目标如何设定,都应严格遵守国际法 ,避免波及外交代表机构和平民设施。推动双方回到谈判桌前,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分歧。
本文来自作者[友菱]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n.stddy.com/xinwen/202511-5833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友菱”!
希望本篇文章《俄军强调仅打击乌军事设施 阿塞拜疆使馆受损背后有隐情?》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11月·每日幸运签#11 月 14 日凌晨,俄罗斯对乌克兰首都基辅发起大规模空袭,此次行动采用战术弹道导弹、巡航导弹、高超音速导弹与自杀式无人机混合打击模式,重点针对基辅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