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54岁担任辽宁省委书记,曾查办东北乔四,57岁任黑龙江省委书记

1928年的营口,说句不夸张的话,那地方就是在日本人的皮鞋底下喘气,孙维本出生在那种日子里。他不是在热炕头上安安稳稳长大的孩子,他小时候见过太多东洋兵举着枪在街上晃悠,邻里的大...

1928年的营口,说句不夸张的话,那地方就是在日本人的皮鞋底下喘气 ,孙维本出生在那种日子里。他不是在热炕头上安安稳稳长大的孩子,他小时候见过太多东洋兵举着枪在街上晃悠,邻里的大人在炕沿上唉声叹气 ,谁家突然少了个人大家都不敢问为什么。小孙家里人,常常在夜里压低嗓门议论前线打仗的事 。他自己虽然只是跑堂捡柴火那一批,却也知道什么叫苦 ,什么叫辱,什么叫国破家亡的感觉。很多事不上学也能懂,他看到母亲为缺米犯愁 ,也见过乡亲们被侮辱后把心思藏在眼睛里。那种年纪你说抱怨人生不如有点志气,他也是从那会儿下定决心,以后要能帮上家乡、帮上祖国 ,自己哪怕只做个小小的螺丝钉都行 。

他54岁担任辽宁省委书记,曾查办东北乔四,57岁任黑龙江省委书记

东北终于把鬼子赶跑了那年,天一下亮了。抗战胜利后 ,营口的庄稼地里又多了点次收成,大伙脸上都见了笑模样。1946年,那年孙维本刚满十八 ,个子还挺拔,连饭都吃得香 。可他没往安逸里走,自己找了机会入了共产党。那阵营口的街巷还乱着 ,各家都怕明天又变天,不是谁都敢迈这一步。有趣的是,他入党第一天穿的还是家里给改的小棉袄 ,袖口磨得发亮 。据他后来的老同学说,维本打交道不咋会套近乎,那股冲劲像是老家冬天的北风 ,一路只有往前不折返。

不过你别以为他只是莽 ,孙维本做农会干事那会儿,是在绥化张维乡。一说起张维那阵子的群众,可真不是“大伙喝口水都觉得甜”的年代 。跑腿 、开会、填表、调解矛盾 ,有些日子一天要跑好几村,鞋底磨得破,他都舍不得扔 。最让人佩服的是 ,谁家闹事,不管多大麻烦,人家找的不是村长 ,是“孙干事 ”。你说这种人物,生活气息多浓?他知道谁家小子考试挂了,谁家姑娘嫁不出去 ,谁家屋顶漏了。人情世故练绝了,那种诚心不是装出来的——乡亲有话不敢跟领导说,敢跟老孙掏心窝子 。到现在 ,村东头曾当年光脚跟着他跑水利的人还念叨一句:“那小孙 ,是真心的。”

他54岁担任辽宁省委书记,曾查办东北乔四,57岁任黑龙江省委书记

说到底 ,孙维本不是只会嘴上答应的那种人。碰上造反队拿地主开刀,他也得当“挡刀牌” 。群众闹情绪,一晚上能坐炕头聊到天亮 ,第二天照样起早去地头查水渠。他每次到县里开会,不拿鸡毛当令箭,说话不拐弯。在群众之间做事 ,慢慢就把人心给捏实了 。就这样,组织里注意到这个小伙,不光靠他踏实 ,关键是他不怕犯错 、不怕丢脸。没几年就升了,有能力的不用自己吹,大家都把破事往他这儿推 ,看他能不能解决。

快到60年代 ,孙维本已经不是小县员了 。1961年他接管西丰县委书记的位置。那几年你们想不到有多惨。粮食危机,谁家锅里都不是每天有饭 。说句实在话,有的人饿死了 。孙维本当时看得眼里冒火 ,他睡觉都不踏实。早上天还没大亮就抓人去地头看旱情,下午又去调专车运粮。有回遇到棉农大队的闹事,乡下老太太骂他:“你是书记 ,你管不管? ”他拍拍胸口说:“粮食问题我扛着 。”隔壁县的干部听说西丰能自救,都来取经。

他54岁担任辽宁省委书记,曾查办东北乔四	,57岁任黑龙江省委书记

当然了,花架子没用,孙维本带头种地、兴修水利 ,真蹲在泥里。那年西丰水渠打通后,终于能灌溉,本地粮食产量第一次上去了 。有人说孙维本有“救荒神针” ,其实他啥都不是 ,就是一条坡路走到底。旁人可能怕收成不好被追责,他是饿着也要干到底。后来传开了——“书记能吃苦,老百姓有底气 。 ”

东北的官场轮换快 ,基层磨砺了一阵,组织上把孙维本提上来,1982年成了辽宁省委书记。他一来 ,整个辽宁都盼着新主意。外头都知道东北是老工业基地,是不是还行?可是现实呢,工厂关停、技术落后 ,年轻人都往南方跑 。孙维本不是坐办公室专盯报表的,他到工厂一线蹲点,进矿山参观 ,还去家属区聊家常。他找到了关键问题——技术停滞,旧厂模式玩不转,光资源优势不够。于是他斥资引进新设备 ,主张老厂升级 ,还专门跟部委协调引外资 。

他54岁担任辽宁省委书记,曾查办东北乔四,57岁任黑龙江省委书记

别看孙维本年纪大 ,他外出考察一点都不含糊 。东京 、首尔、香港,他都去和同行做“招商推销”。有一年,还专门到香港做了一场路演 ,把辽宁的项目细细讲了半天,现场听众当场发问:你们这么冷,会不会影响生产?孙维本笑着回:“冷是优势 ,我们的冷能养出好粮食,也能保证设备耐用。”最后批新厂引进的项目,都是他一手促成的 。那会儿工人家属区大妈拉着他的袖子说:“书记给俺们找工作了。 ”是真的 ,辽宁的经济气象转了个弯。

1985年,孙维本被调到黑龙江省委书记 。这一转,东北最北端的风雪都得跟着他走。黑龙江的地又黑又肥 ,是个宝地 ,可是管理难度大,多数乡村冻土、道路断。孙维本没有被吓住,制定了“农业立省”的计划 。他亲自带队下到齐齐哈尔 、佳木斯一线考察土壤 ,遇到农民种地没信心就开现场会,有时候冻得耳朵通红,也要在田边蹲半天。

他54岁担任辽宁省委书记	,曾查办东北乔四,57岁任黑龙江省委书记

黑龙江的黑土地,也真没让人失望。孙维本推的集体灌溉和科学施肥 ,第一批试点产量都翻倍了 。县里粮站主任甚至说:“这技术,保准管用。”那几年,黑龙江成了全国最大的粮仓 ,老百姓也第一次感受到“丰收年 ”的味道——不是奢侈,是真的能顿顿有米。

可你以为他只会种地?工业搞得一样出彩 。他推动国企改革,支持小企业起来 ,把政策给到真正在干的人手里 。有个小县办厂开始只雇十几个人 ,三年后翻成了几百人,孙维本亲自去剪彩。干部都说“书记不光光是做面子账 ”,而是动真格在产业升级。

他54岁担任辽宁省委书记	,曾查办东北乔四,57岁任黑龙江省委书记

这些年,东北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确实也是托孙维本的能干 。但历史就是讲究回报,也考验人心。到了90年代,黑龙江冒出了一伙白道黑路都敢混的恶势力 ,乔四这帮人嚣张到连警局都不屑一顾。街坊都说:“咱老百姓睡不着觉啊!”什么抢地盘、打砸抢,简直比鬼子还让人害怕 。孙维本当时并没有像有些领导那样装看不见,他和当时省委另一位书记张德邻一拍即合:咱得把这帮祸害处理了。

抓乔四的时候 ,那场面真是惊心动魄。有干部怕惹麻烦,磨蹭着不想干,孙维本却亲自下命令 ,坐镇指挥 。公安局门口挤满人 ,不少家属担心报复,晚上没敢回家。他安慰说:“老百姓的事我们要顶起来。”乔四一伙被一网打尽,开庭时 ,不少市民自发到场,场面几度沸腾 。后来批捕,判死刑 ,都比别人要快些。有人说市委铁腕,百姓拍手。

他54岁担任辽宁省委书记,曾查办东北乔四	,57岁任黑龙江省委书记

但这事不是“一网打尽就结了 ”,孙维本知道,黑社会能壮大起来 ,不单靠自己本事,更多是权力和利益的保护伞 。他跟张德邻直接下令,查根、反腐 ,清理了一批混在干部队伍里的蛀虫 。整顿完了 ,又专门培训了一批新的基层干部,让大家心里有底,说:“你们是咱东北的门槛。”

孙维本退休以后 ,很多人以为他终于能安心喝茶下棋了,其实他比在职还忙。每次开老干部座谈会,他从不缺席 ,更常主动给后来人提建议 。他心里头还是一直惦记着黑土地 、钢铁厂 、百姓过得好不好,有时报纸一看见东北经济下滑,连夜写信给省里 ,要大家盯住粮食和机械的升级。尤其晚年,他那些来找帮忙的普通人,还是一视同仁 ,谁不是群众呢?

他54岁担任辽宁省委书记,曾查办东北乔四,57岁任黑龙江省委书记

2020年底 ,孙维本走了 ,享年97岁。有人说他“没啥大惊大喜”,但这个时代,其实就缺少像他这样能扎在泥土里、敢为老百姓顶事、做事耐心的人 。他没有传奇故事 、没有大官派头 ,却实实在在在东北人的记忆里留下了痕迹。有人问,他是不是最好的干部?这句话没必要那么肯定,但我们都知道 ,他从一条小街走出来,把一辈子都交给了这片土地,没惊天动地 ,却能让人想起“初心 ”和“担当”这些词,到底值不值,谁都心里有数。

本文来自作者[福建云]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n.stddy.com/wiki/202510-48970.html

(1)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福建云
    福建云 2025年10月06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福建云”!

  • 福建云
    福建云 2025年10月06日

    希望本篇文章《他54岁担任辽宁省委书记,曾查办东北乔四,57岁任黑龙江省委书记》能对你有所帮助!

  • 福建云
    福建云 2025年10月06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福建云
    福建云 2025年10月06日

    本文概览:1928年的营口,说句不夸张的话,那地方就是在日本人的皮鞋底下喘气,孙维本出生在那种日子里。他不是在热炕头上安安稳稳长大的孩子,他小时候见过太多东洋兵举着枪在街上晃悠,邻里的大...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