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印欧日瞄准太空!月球驻留、火星采样,未来十年有看头!

2025年9月30日,悉尼开了场国际宇航大会,美国、中国、印度、欧洲、日本、加拿大的航天大佬全来了。说实话,这会开得挺有看头,大家一开口全是月球基地、载人火星任务的事儿,看得出...

2025年9月30日,悉尼开了场国际宇航大会 ,美国 、中国、印度、欧洲 、日本、加拿大的航天大佬全来了。

中美印欧日瞄准太空!月球驻留、火星采样,未来十年有看头!

说实话,这会开得挺有看头 ,大家一开口全是月球基地 、载人火星任务的事儿,看得出来现在各国对太空探索都特别上心,感觉人类要进入深空探索的黄金时代了 。

本来想先重点聊美国的计划 ,但后来发现各国都有自己的小目标,一个个说反而更清楚。

美国NASA的代理局长肖恩·达菲在会上直接说,未来十年要让人类在月球上“持续生活”。

这可不是简单去月球转一圈 ,是想建永久性基地啊 。

中美印欧日瞄准太空!月球驻留、火星采样,未来十年有看头!

他们的阿尔忒弥斯计划分了好几步,明年先搞载人绕月,之后还要把宇航员送到月球南极。

老实讲 ,美国这规划挺细致,还联合了洛克希德·马丁造猎户座飞船、波音弄太空发射系统,连2028年要测试月球着陆器载人能力都定好了。

不过“持续生活 ”这事儿 ,得先验证生命保障系统,再慢慢搭基地,一步一步来才靠谱 ,毕竟是为火星探索打基础,不能急 。

美国这边把月球计划说得明明白白,中国的嫦娥系列也不是吃素的。

中美印欧日瞄准太空!月球驻留	、火星采样	,未来十年有看头!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卞志刚提到了嫦娥五号 、六号的月球采样返回,这俩任务确实厉害,没载人就把月球样品带回来了 ,能看出来中国在无人深空探测上有真本事。

虽然他没细说2030年载人登月的具体计划 ,但这事儿早成了国际航天圈关注的焦点 。

我查过,嫦娥六号还实现了月球背面采样,现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就是奔着载人登月去的 ,月面着陆、交会对接这些关键技术都验证过了,长征五号火箭也能满足运载需求 。

说真的,无人采样积累的经验太重要了 ,比如月球表面导航、采样封装技术,到时候载人登月直接就能用,省了不少事儿。

中美印欧日瞄准太空!月球驻留	、火星采样	,未来十年有看头!

印度在会上也没藏着掖着,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纳拉亚南说,他们的Gaganyaan载人项目虽然遇到了技术难题 ,还延误了时间,但2027年初还是要搞载人轨道飞行,2040年目标是载人登月。

搞不清印度为啥这么执着 ,但这份坚持挺让人佩服的 。

不过技术瓶颈这东西 ,不是光有决心就能跨过去的,比如载人飞船的生命保障系统、大推力运载火箭,都是难题。

中美印欧日瞄准太空!月球驻留、火星采样	,未来十年有看头!

好在他们2023年搞了无人测试飞船返回舱试验,还和俄罗斯合作探月,之前Chandrayaan-3探测器也实现了月球软着陆 ,多少积累了点数据,要是能把自主研发和国际合作结合好,说不定能快一点。

各国航天“内卷”:月球火星各有目标

欧洲和日本也有自己的想法 ,欧洲航天局局长约瑟夫·阿施巴赫说,他们有个2040年愿景,想在太空领域自己说了算 ,尤其是要把欧洲宇航员送上月球 。

中美印欧日瞄准太空!月球驻留	、火星采样,未来十年有看头!

如此看来,欧洲不想一直依赖美国 ,想在航天圈有自己的话语权 ,这想法挺实在,但难度也不小。

他们还打算建月球通信网络、参与月球基地模块研发,野心不小。

日本JAXA更有意思 ,除了给国际空间站送补给的新货运飞船,2026年还要去探火星卫星,2031年把样品带回来 。

这任务技术难度可太高了 ,要是能成,日本在深空探测上的实力就能再上一个台阶,加拿大虽然没能力自己搞载人登月 ,但人家会找定位。

中美印欧日瞄准太空!月球驻留、火星采样,未来十年有看头!

加拿大航天局的丽莎·坎贝尔说,他们专研太空机器人 、AI、量子技术这些领域 ,还能参与美国的阿尔忒弥斯2号绕月任务。

毫无疑问,中等航天国家这么做特别聪明,不用啥都搞 ,在特定领域做精 ,既能降低成本,又能在国际合作中占个好位置,算是“以小博大”的典范 。

比如他们给国际空间站造的Canadarm2机械臂 ,能做复杂的舱外操作,在阿尔忒弥斯计划里还负责月球表面机器人系统,这就是靠技术立足 ,航天圈不只有竞争,合作也不少。

中美印欧日瞄准太空!月球驻留、火星采样,未来十年有看头!

国际空间站就是个例子 ,多国一起搞,证明了大型太空项目合作能成,2024年的时候 ,还有多国在空间站里一起研究微重力下的细胞。

不过各国也没放松自主研发,毕竟核心技术不能靠别人,中美之前还聊过月球探测数据共享 ,但关键技术上还是各干各的 。

其实深空探索里 ,月球基地资源共享 、火星任务一起担风险,都是不错的合作点,要是能平衡好合作和竞争 ,对大家都好 。

航天圈不只有竞争,合作和可持续也很重要

现在各国都在往前冲,但太空可持续发展也不能忽视 ,卞志刚就提到中国在搞空间碎片监测和清理,这事儿太关键了,现在卫星越来越多 ,碎片要是不处理,以后太空活动都受影响。

中美印欧日瞄准太空!月球驻留、火星采样,未来十年有看头!

欧洲有个ClearSpace-1计划 ,2025年要发射探测器抓碎片,NASA的VIPER月球车2024年也要去探月球南极的水冰。

老实讲,以后建月球基地 ,总不能一直从地球运东西 ,要是能利用月球水冰造燃料和氧气,就能少依赖地球补给,还得搞个全球统一的碎片管理规则 ,不然太空环境就毁了 。

商业公司现在也开始掺和航天了,像SpaceX的星舰计划,能载100人去火星 ,2024年还做了亚轨道测试;Blue Origin的“蓝色月球 ”着陆器也拿了NASA的钱,2029年要去月球送货运。

中美印欧日瞄准太空!月球驻留、火星采样,未来十年有看头!

并非明智之举的是 ,要是商业公司太追求赚钱,忘了航天的科学目标就不好了。

不过公私合作确实能帮政府省不少钱,商业公司市场化运作也能让技术更新更快 ,只要平衡好利益和科学目标就行 。

AI 、量子计算这些新技术也给航天帮了不少忙,NASA的“毅力号”火星车靠AI自己避障 、选科学目标,中国“墨子号”卫星搞的量子通信试验 ,以后火星通信说不定能用得上。

中美印欧日瞄准太空!月球驻留、火星采样,未来十年有看头!

很显然,这些技术能让太空任务更安全、效率更高,比如AI能调整生命保障系统的资源分配 ,量子通信能解决信息安全问题,以后火星载人任务离了这些技术怕是不行。

从这次大会能看出来,2030年代肯定是人类深空探索的关键时期 ,各国都在推进载人登月,火星探测技术也越来越成熟,月球基地要从想法变成现实了 。

但问题也不少 ,技术风险 、钱不够、国际协调难,都是拦路虎。

中美印欧日瞄准太空!月球驻留、火星采样,未来十年有看头!

呼吁各国多沟通 ,一起解决这些问题,太空是全人类的,得和平利用 ,让探索成果大家都能受益。

未来几年特别关键 ,就看各国的计划能不能落地,要是能成,人类说不定能走得更远 。

本文来自作者[梧桐十一]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n.stddy.com/wiki/202510-48856.html

(2)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梧桐十一
    梧桐十一 2025年10月05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梧桐十一”!

  • 梧桐十一
    梧桐十一 2025年10月05日

    希望本篇文章《中美印欧日瞄准太空!月球驻留、火星采样,未来十年有看头!》能对你有所帮助!

  • 梧桐十一
    梧桐十一 2025年10月05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梧桐十一
    梧桐十一 2025年10月05日

    本文概览:2025年9月30日,悉尼开了场国际宇航大会,美国、中国、印度、欧洲、日本、加拿大的航天大佬全来了。说实话,这会开得挺有看头,大家一开口全是月球基地、载人火星任务的事儿,看得出...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