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交配六亲不认,如果雄性遇上自己母亲呢?真存在马不欺母吗?

马真的不欺母?中国有“马不欺母”的俗话,也就是说马这种动物有血缘意识,公马不会和自己的母亲交配。(马群)但养过牲畜,比如说牛、羊、马等动物的朋友,就会知道“马不欺母”并不成立。...

马真的不欺母?

中国有“马不欺母 ”的俗话 ,也就是说马这种动物有血缘意识,公马不会和自己的母亲交配。

动物交配六亲不认,如果雄性遇上自己母亲呢?真存在马不欺母吗?

(马群)

但养过牲畜 ,比如说牛、羊 、马等动物的朋友,就会知道“马不欺母”并不成立 。在人工饲养环境下,动物之间乱伦的情况非常普遍。

同时我们也知道乱伦会导致下一代存在基因缺陷。

比如说欧洲著名的“哈布斯堡王朝” ,靠着和各个欧洲国家的王室通婚 ,曾一度差点统一整个欧洲 。

动物交配六亲不认,如果雄性遇上自己母亲呢?真存在马不欺母吗?

(哈布斯堡王朝颠覆时期控制的区域)

但也因为“哈布斯堡王朝 ”热衷于和各国王室通婚,导致到最后欧洲各国王室之间都是亲戚。使得“哈布斯堡王朝”的成员之间有很严重的近亲结婚的现象。

至15~17世纪时 ,“哈布斯堡王朝”的成员各个都长得“歪瓜裂枣 ”,后代的体质也越来越差,越来越难养活 。

动物交配六亲不认	,如果雄性遇上自己母亲呢?真存在马不欺母吗?

(哈布斯堡王朝的后代最终都长得歪瓜裂枣的)

到18世纪,“哈布斯堡王朝 ”最大的几个分支均因为近亲结婚难以产生后代,最终绝嗣了 。“哈布斯堡王朝”的历史也由此终结。

在乱伦会导致后代有基因缺陷 ,甚至是绝嗣的情况下,自然界中的动物自然会演化出一些机制来防止乱伦。

动物交配六亲不认,如果雄性遇上自己母亲呢?真存在马不欺母吗?

(哈布斯堡王朝因为近亲结婚绝嗣了)

动物如何避免近亲繁殖?

那么动物在六亲不认的情况下 ,是如何保证避免“乱伦”的呢?

动物交配六亲不认,如果雄性遇上自己母亲呢?真存在马不欺母吗?

自然界中的动物的“防乱伦机制 ”主要靠“物理隔绝”,通过将父母和后代分开的方式 ,来避免其交配并产生后代 。

在“物理隔绝”方面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一个动物种群中的首领是雌性,一种是一个动物种群中的首领是雄性。

自然界中很多群居动物是“母系社会 ”,一个种群的首领是雌性 ,而整个种群中的很多成员都是种群首领的后代。

动物交配六亲不认,如果雄性遇上自己母亲呢?真存在马不欺母吗?

种群首领产生的后代有雄性也有雌性,对于处于母系社会的动物种群来说 ,雌性后代待在种群内是没有问题的,雄性后代待在种群内则可能出现乱伦问题 。

基于这种情况,这种以雌性作为种群首领的动物种群 ,往往会在雄性后代成年之前将其驱离出种群。

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大象。大象的性成熟年龄是9~12岁,自然界中的野象种群会在新生的雄性成员性成熟前后,将其驱赶走或让其主动离开 。

动物交配六亲不认	,如果雄性遇上自己母亲呢?真存在马不欺母吗?

(大象是母系社会)

被驱赶的年轻大象往往会离开原有栖息地,寻找新的种群并加入,成为新种群的“外来基因”。

如果是雄性作为种群首领的动物种群 ,也会出现驱离“种群首领后代”的情况。同时以雄性作为种群首领的动物种群 ,基本上只有种群首领有交配权或优先交配权,种群驱离新产生的成员,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乱伦的情况 。

当然不同动物之间存在不同区别 ,有的动物会驱离雌性,有的动物会驱离雄性。

对于前者,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黑猩猩。

动物交配六亲不认	,如果雄性遇上自己母亲呢?真存在马不欺母吗?

黑猩猩作为一种群居动物,它们的社会是一种“圈层社会 ” 。一个黑猩猩群体以成年雄性为“种群核心”,承担觅食、寻找居所、抵御外敌的工作 。

当黑猩猩的种群中产生后代后 ,雄性幼崽不会被驱离,其长大后会成为“种群核心”的一员。

而雌性幼崽在长大,以及达到性成熟前后 ,就会主动离开种群,去新的黑猩猩种群中生活。

动物交配六亲不认,如果雄性遇上自己母亲呢?真存在马不欺母吗?

对于后者 ,比较典型的就是狮子 。

狮子是以雄性作为“种群首领 ” ,并且狮子也会驱离种群中即将性成熟的雄性幼崽。

甚至一些狮群出现种群首领更换的情况时,新的种群首领会杀死前一代种群首领产下的雄性后代。

动物交配六亲不认,如果雄性遇上自己母亲呢?真存在马不欺母吗?

(狮群的首领会驱离群落中的其它成年雄性)

狮群的这种模式 ,毫无疑问会出现种群首领和它的雌性后代共处一个种群的情况 。那么狮子是如何保证不出现乱伦情况的呢?

答案是时间。雌性狮子从出生到性成熟,大约需要2~4年时间。而一只雄性狮子的“当打之年”往往也只有2~4年 。

也就是说,一个狮子的种群往往过个2~4年就会出现种群首领因为衰老变得不再强壮 ,从而被年轻的雄性狮子抢走种群首领地位的情况。

上一代种群首领自然没有交配权,甚至会被赶出狮群。

动物交配六亲不认,如果雄性遇上自己母亲呢?真存在马不欺母吗?

(狮群首领往往只能坐稳位置2~4年)

所以自然界中的狮群在一个新的种群首领产生雌性后代后 ,其往往等不到雌性后代性成熟就会失去种群中的交配权,这基本避免了种群中出现乱伦情况 。

动物并不能绝对避免近亲繁殖

当然,动物也不是绝对能避免乱伦的。

动物的“防乱伦机制”是在自然演化中进化出来的。因为乱伦产下的后代更容易出现基因缺陷 ,也更弱小,所以在自然界中不容易存活下来 。久而久之在自然演化下也就出现了“防乱伦机制 ” 。

动物交配六亲不认,如果雄性遇上自己母亲呢?真存在马不欺母吗?

(防乱轮机制是自然演化出来的)

而动物本身没有血缘关系的概念 ,所以不管是自然界中还是人工饲养环境中 ,动物乱伦的情况也非常常见。

人工干预自然不用多说,很多动物因为各种原因,人类会刻意的让其乱伦。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宠物狗 。那些“名贵品种 ”的宠物狗要保留下品种特性 ,往往会通过“回交”的方式来保障基因的稳定性。

动物交配六亲不认,如果雄性遇上自己母亲呢?真存在马不欺母吗?

(人工饲养的宠物经常性的被人为干预而近亲交配)

比如说有个宠物贩子培养出了一只紫色毛发的狗,为了保证这种“紫毛狗”能形成稳定的宠物种群 ,就会让这只狗的后代和它乱伦。

因为交配的两只狗在基因上很相似,那么其后代是“紫毛狗 ”的可能性就大幅度提升了 。

当然,这种手段会产生有大量基因缺陷的后代 ,但只要生下的后代够多,那么就总会有那么几只健康的“紫毛狗”。

动物交配六亲不认,如果雄性遇上自己母亲呢?真存在马不欺母吗?

(近亲交配的后代够多 ,总会有那么几只健康的)

至于自然界动物乱伦的情况,那各种各样的原因都可能导致其出现乱伦的情况。

比如说2012年时有个欧洲的科研小组,在非洲乌干达发现了一群很喜欢乱伦的缟獴 ,其种群中超过60%的新生儿都是近亲交配的产物 。

促使这群缟獴近亲交配的原因 ,主要是其生活区域的环境变得恶劣了,新生儿离开种群有极高的死亡率,这迫使缟獴幼崽必须待在种群中 ,久而久之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动物交配六亲不认,如果雄性遇上自己母亲呢?真存在马不欺母吗?

(缟獴)

信息来源:

【1】环球网·《哺乳动物“乱伦”种群:最安全生存策略》

【2】看看新闻Knews·《研究显示:近亲繁殖或增加虎鲸死亡风险》

本文来自作者[福建云]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n.stddy.com/wiki/202509-46015.html

(13)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福建云
    福建云 2025年09月28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福建云”!

  • 福建云
    福建云 2025年09月28日

    希望本篇文章《动物交配六亲不认,如果雄性遇上自己母亲呢?真存在马不欺母吗?》能对你有所帮助!

  • 福建云
    福建云 2025年09月28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福建云
    福建云 2025年09月28日

    本文概览:马真的不欺母?中国有“马不欺母”的俗话,也就是说马这种动物有血缘意识,公马不会和自己的母亲交配。(马群)但养过牲畜,比如说牛、羊、马等动物的朋友,就会知道“马不欺母”并不成立。...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