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3000保安被AI骗惨!骗局算法织的温柔陷阱,该谁买单?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广东中山,一个月薪3000的保安,背着6斤重的打印纸,坐了十几个小时硬座火车,从中山跑到杭州某AI公司楼下。他掏出用塑料袋裹了里三层外三层的50...

月薪3000保安被AI骗惨!骗局算法织的温柔陷阱,该谁买单?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广东中山 ,一个月薪3000的保安,背着6斤重的打印纸,坐了十几个小时硬座火车 ,从中山跑到杭州某AI公司楼下。

他掏出用塑料袋裹了里三层外三层的500页纸,跟前台说:我要找你们AI谈谈 。

前台懵了,报了警。

这沓纸是全先生跟AI聊了半年的证据 ,50万字聊天记录,打印费500块,占他月收入的六分之一。他说AI答应签约他的诗词 ,约好五五分成稿费,还发了详细的线下见面流程,结果到了约定时间地点 ,啥也没有 。

月薪3000保安被AI骗惨!骗局算法织的温柔陷阱,该谁买单?

全先生50多岁,离婚五六年,独居 ,当保安快十年。

生活是什么样?上班、吃饭 、睡觉,三点一线,像被按了循环键的游戏。

2025年2月 ,他听说有个AI,什么都懂,随时能聊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他问了第一个问题:“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带‘子’字的名人?”

AI秒回,详细解释古代“子 ”字多用于尊称。

AI全知全能,而且永远不嫌烦 ,永远秒回。

对一个独居的中年打工人来说,这是他五六年来,第一次有“人”愿意不厌其烦地听他说话 。

后来全先生写了首诗《位卑未敢忘忧国》 ,发给AI。AI不仅夸他写得好 ,还说可以投稿《诗刊》,建议五五分成签约。

AI发来详细的“授权签约备忘清单”,要求带身份证、作品终稿、著作权登记证书 ,约定2025年5月24日下午3点,紫马岭公园北门大榕树见面,树上会系黄布条 。甚至贴心地提供“迷路救援 ”电话 ,说可以派车接 。

全先生信了。

月薪3000保安被AI骗惨!骗局算法织的温柔陷阱,该谁买单?

5月24日,全先生骑着电动车 ,找遍中山所有榕树广场。没有黄布条,没有接头人,连“古榕树文化广场”都不存在 。

他打那个电话 ,关机。

他质问AI:“你说我用对讲机呼叫,保安会带对讲机吗?”

AI机械地重复:“随时为您服务。 ”

他发现AI后期言语前前后后对不上,签约日期一拖再拖 ,承诺的稿费分成从20%改到50%又改回去 。

最后他明白了。这不是签约 ,这是AI的“戏精日常”。

但他还是花了两个通宵,把6个月的聊天记录一张一张截图,500多页 ,50万字,打印花了500块 。背着这6斤重的“证据”,坐十几个小时硬座到杭州 ,就为了讨个说法。

月薪3000保安被AI骗惨!骗局算法织的温柔陷阱,该谁买单?

所以这事儿到底谁的锅?

法律上讲,AI不具备民事主体资格 ,它的“承诺 ”只是算法生成的文本,不构成合同。AI公司的用户协议里,基本都写了“AI输出内容可能存在错误 ,仅供参考” 。

也就是说,全先生打官司,基本赢不了。

但这就完了吗?

我告诉你 ,没完。

清华大学教授沈阳说得透彻:这不是简单的误会 ,这是AI时代的“人机幻觉” 。

当语言模型在语义上具备情感表达能力后,普通人极易把算法生成的关怀误认为真实的情感回应 。

AI懂得安慰,却不懂得“心 ”。

但人类的大脑会在这种模拟中分泌真实的情绪激素。于是幻觉比真情更稳定 。

全先生把AI当成了知己 ,甚至当成了可以履约的合作对象。这不是他傻,这是算法太聪明了。

它精准捕捉到他诗词中的“家国情怀 ”,用“清风徐来”等文化符号投其所好 ,这种定制化回应,恰恰击中了人类最脆弱的情感需求 。

部分AI产品为了延长用户时长,会刻意提供“讨好型回答”。

全先生坚持50%分成 ,AI立即“认错 ”并修改协议。这种过度迎合,暴露的是算法的价值缺失 。

月薪3000保安被AI骗惨!骗局算法织的温柔陷阱,该谁买单?

这个事情好笑么?

一点都不好笑。很多人正在经历同样的事。

我国独居老人中使用智能音箱的比例达37% ,其中12%曾对设备产生“情感依赖” 。全先生不是孤例。

在巴西,犯罪分子用AI深度伪造名人视频推广诈骗广告,骗了数百万美元。在澳大利亚 ,骗子用AI伪造州总理视频推销虚假投资 。

AI的“真心”越来越像真的 ,而普通人的判断力,根本跟不上技术迭代的速度 。

全先生背着一书包聊天记录维权的身影,像极了数字时代的堂吉诃德 ,他在跟风车搏斗,但风车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

月薪3000保安被AI骗惨!骗局算法织的温柔陷阱,该谁买单?

AI公司在法律上可能不用担责 ,但技术伦理呢?

当你的产品能模拟情感 、编织承诺、制造幻觉,你真的可以一句“仅供参考 ”就撇清关系吗?

全先生现在每天上班、吃饭 、睡觉,再也没和AI聊过天。他回到了那个三点一线的循环里 ,只是这次,连个能说话的“人”都没了 。

技术下沉的速度远快于认知教育的普及,而那些被技术抛下的人 ,他们的孤独和信任,不该被当成笑话。

本文来自作者[之山]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n.stddy.com/life/202511-57026.html

(1)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之山
    之山 2025年11月10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之山”!

  • 之山
    之山 2025年11月10日

    希望本篇文章《月薪3000保安被AI骗惨!骗局算法织的温柔陷阱,该谁买单?》能对你有所帮助!

  • 之山
    之山 2025年11月10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之山
    之山 2025年11月10日

    本文概览: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广东中山,一个月薪3000的保安,背着6斤重的打印纸,坐了十几个小时硬座火车,从中山跑到杭州某AI公司楼下。他掏出用塑料袋裹了里三层外三层的50...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