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葬场焚尸人自述:每次有少女遗体送到 ,师傅都要亲自过目再烧。这话不是我瞎编的,是我跟着王师傅干了五年,亲眼见的 。我叫李建军 ,今年 32 岁,老家在城郊的李家庄,爸妈都是种地的 ,老婆张翠在小区门口的超市当收银员,儿子乐乐刚上幼儿园大班。三年前我从工地辞职来的火葬场,不为别的 ,就冲这儿工资比工地高五百,还管两顿饭,能多攒点给乐乐交学费。
01
我刚来时,领导就把我分给了王师傅 。王师傅今年 56 了 ,头发白了一半,总穿件洗得发蓝的劳动布褂子,袖口磨得发亮。他话少 ,平时就教我怎么核对遗体信息,怎么调焚化炉的温度,哪步该轻哪步该慢 ,从不多说一句废话。我一开始挺怕他,觉得他眼神冷,跟这火葬场的寒气似的 ,后来发现他人其实不坏 —— 我第一次给遗体擦身,手哆嗦得厉害,他没骂我 ,就递过来一块热毛巾,说 “别怕,都是走了的人,你对他好 ,他知道 ” 。
真正让我觉得奇怪的,是来这儿的第二个月。那天是个下雨天,下午四点多 ,救护车的鸣笛声裹着雨丝飘进来。我赶紧拿上登记本出去,见担架上盖着白布,露出来的手腕细得跟麻杆似的 ,护士跟我说 “18 岁,车祸,家属在后面” 。我按流程登记 ,刚要推着装遗体的推车往焚化间走,王师傅突然从休息室出来了。他平时这个点都在喝茶,那天却快步走过来 ,手搭在推车上问 “多大岁数”。我愣了一下,说 “18,护士刚说的 ”。
王师傅没再问,掀开白布角看了一眼 。我站在旁边 ,看见他的手在抖,眼神跟平时完全不一样 —— 平时看遗体,他眼神是平静的 ,那天却跟要把人看穿似的,嘴唇抿得紧紧的,连呼吸都轻了。看了大概有半分钟 ,他才把白布盖好,声音有点哑:“我来烧,你旁边看着。” 我当时没敢多问 ,就跟着他进了焚化间 。他调温度的时候,手指在按钮上顿了好几次,平时一分钟就能调好的参数 ,那天用了快五分钟。焚化炉启动的时候,他没像平时那样转身走,就站在玻璃门外看着,直到里面的火苗稳定下来 ,才慢慢叹了口气。
晚上下班,我跟张翠说这事 。她正给乐乐洗脚,抬头看我一眼:“你别瞎打听 ,老王师傅干了一辈子,说不定有自己的规矩。” 我琢磨也是,干这行的 ,谁还没点忌讳。可后来又发生了两次,我就忍不住好奇了 。有次是个 20 岁的姑娘,得白血病走的 ,家属来的时候哭倒了一片,她妈妈抱着遗体不肯放,还是王师傅过去劝的。他劝人的时候声音很轻 ,跟平时教我干活的语气完全不同:“妹子,让孩子安心走,别让她看着你这样。 ” 等家属松了手,他又亲自掀开白布看了看 ,还伸手碰了碰姑娘的头发,跟摸易碎品似的 。
那天烧完,我实在忍不住 ,递给他一根烟:“师傅,为啥年轻姑娘来,您都要亲自看啊?” 他接过烟 ,没点,夹在手指间转了转:“没啥,习惯了。” 我还想再问 ,他已经转身走了,背影看着比平时佝偻了点。我看着他的背影,心里琢磨 ,这肯定不是 “习惯 ” 那么简单。
02
真正知道点眉目,是去年冬天 。那天特别冷,零下好几度,焚化间的窗户上都结了冰花。快下班的时候 ,来了个 17 岁的姑娘,是从楼上跳下来的,听说因为跟家里吵架。送来的时候 ,只有她奶奶跟着,老太太头发全白了,拄着拐杖 ,走一步哭一步:“我的乖孙啊,你咋这么傻啊 。”
王师傅那天本来请假了,不知道怎么回事 ,又折了回来。他一进门就看见那个老太太,赶紧走过去扶她:“大娘,您慢点 ,先坐会儿。” 老太太抓住他的手,哭得更凶了:“师傅,你让我再看看我孙孙,她平时最乖了 ,昨天还跟我说要吃我包的饺子 。” 王师傅拍着她的背,眼眶有点红:“大娘,我让你看 ,您别太激动。 ”
他掀开白布的时候,我凑过去看了一眼。那姑娘长得挺清秀,眼睛闭着 ,跟睡着了似的 。王师傅看了一会儿,突然问老太太:“大娘,您孙孙平时喜欢干啥?” 老太太抽噎着说:“喜欢画画 ,天天在本子上画,画小猫,画我们家的院子。” 王师傅听完 ,没说话,只是手指在姑娘的胳膊上轻轻碰了一下,像是在确认什么。
烧的时候,王师傅特意把焚化炉的温度调得比平时低了点 ,还跟我说:“升温慢点开,别让火苗太冲 。 ” 我点头应着,看着他站在玻璃门外 ,一动不动地看着里面的火苗,直到里面的遗体慢慢变成灰烬,他才转身对老太太说:“大娘 ,孩子走得很安详,您放心。” 老太太对着焚化炉鞠了个躬,又给王师傅鞠了个躬:“谢谢你 ,师傅,你是个好人。”
老太太走了以后,王师傅没走 ,坐在休息室的凳子上,从口袋里掏出个东西。我凑过去一看,是个塑封的照片,上面是个扎马尾的小姑娘 ,手里拿着一支画笔,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 。“这是我闺女, ” 王师傅突然开口 ,声音有点哑,“15 岁的时候拍的,也喜欢画画。” 我愣了一下 ,没敢接话。他又说:“她 17 岁那年,跟一个画画的老师走了,再也没回来 。”
我这才明白 ,原来他每次看年轻姑娘,是在找自己的闺女。“师傅,您没找过她吗? ” 我问。他苦笑了一下 ,把照片揣回口袋:“找了,南方北方都找遍了,没消息 。她妈因为这事,积了病 ,五年前走了。” 他顿了顿,又说:“我来这儿上班,就是想 ,万一哪天她回来了,或者…… 或者有她的消息,我能第一时间知道。” 我看着他的脸 ,皱纹里全是疲惫,突然觉得心里酸酸的 。
那天晚上,我回家跟张翠说这事。她听完叹了口气:“老王师傅也不容易 ,你平时多照应着点。 ” 我点头,想起王师傅看照片的眼神,心里琢磨 ,他这心里,得装着多少苦啊 。
03
今年春天,又出了档子事,让我更明白王师傅的心思了。那天是个周六 ,我值早班,刚到单位就听见救护车的声音。下来的担架上盖着白布,旁边跟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 ,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画夹。我登记的时候,那男人说:“我妹妹,22 岁 ,开车的时候被货车撞了 。”
我刚把推车推到焚化间门口,王师傅就来了。他最近身体不太好,领导让他多休息 ,可他还是天天来。他走过来问:“多大了?” 我说 “22” 。他掀开白布看了一眼,又看向那个男人手里的画夹,突然问:“你那画夹里 ,是她画的? ” 那男人愣了一下,点头:“是,她从小就喜欢画画,这画夹跟着她好几年了。”
王师傅往前走了一步 ,声音有点抖:“她是不是跟一个姓刘的老师学过画?” 那男人更愣了:“您怎么知道?我妹妹十七岁的时候,跟过一个刘老师,后来刘老师去南方了 ,她就自己画了。 ” 王师傅的手突然抓住了推车的扶手,指节都发白了:“那她…… 她有没有跟你说过一个叫王秀的姑娘?”
“王秀?” 那男人皱着眉想了想,“好像听她说过 ,说刘老师以前有个学生,叫王秀,跟刘老师走了 ,后来就没消息了 。 ” 王师傅听完,腿一软,差点栽倒。我赶紧扶住他:“师傅 ,您没事吧?” 他摇摇头,看着那男人,眼睛里全是红血丝:“王秀…… 王秀是我闺女啊。”
那男人当时就懵了,手里的画夹差点掉在地上:“您…… 您是王秀的爸爸? ” 王师傅点头 ,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我找了她十五年,我还以为她还活着,没想到…… 没想到她已经……” 那男人也红了眼:“我妹妹说 ,王秀跟刘老师去南方以后,没过几年,刘老师就跟别人好了 ,王秀想不开,好像是…… 是没了,但不知道具体在哪儿 。”
王师傅蹲在地上 ,双手抱着头,哭得像个孩子。我看着他,心里也不好受 ,递给他一张纸巾。那男人叹了口气:“王叔,我妹妹说,王秀当年跟她说,最想的就是家里的饺子 ,还有她爸爸种的月季花 。 ” 王师傅听到这话,哭得更凶了:“我家院子里,现在还种着月季花 ,每年都开,我以为她能回来看看……”
那天,王师傅没让我烧 ,他自己动手烧的。他调温度的时候,手一直在抖,烧的时候就站在玻璃门外 ,看着里面的火苗,眼泪一直没停。烧完以后,他把骨灰小心地装在盒子里 ,递给那男人:“谢谢你,告诉我这些。” 那男人接过骨灰盒,说:“王叔,我妹妹还有些王秀的东西 ,我回家找找,给您送过来 。”
王师傅点点头,看着那男人走了 ,才对我说:“建军,我闺女…… 我闺女终于‘回家’了。 ”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没说话。我知道 ,这话里的滋味,只有他自己能懂 。那天他没上班,提前走了 ,走的时候手里攥着那个画夹,里面有几张王秀当年画的画,其中一张画的是个小院子 ,院子里种着月季花,跟他说的一模一样。
04
过了三天,那个男人真的来了,还带来了一个旧箱子。他说这是他妹妹保存的 ,里面全是王秀的东西 。王师傅把箱子抱到休息室,打开的时候,手还在抖。里面有几本画本 ,还有一封没寄出去的信,信封上写着 “爸爸收”。
王师傅拿起信,慢慢拆开 。我站在旁边 ,看见他的手指在信纸上摩挲着,看一句,眼泪就掉一滴。信里写着:“爸爸 ,我知道错了,我不该跟您吵架,不该跟刘老师走。我在南方过得不好 ,刘老师不喜欢我了,我想回家,可我不敢,我怕您还生气 。我最近总咳嗽 ,不知道是不是生病了,我想妈妈做的饺子,想您种的月季花…… 爸爸 ,要是我没了,您能不能把我送回家,埋在妈妈旁边?”
王师傅看完信 ,把信纸贴在胸口,哭得说不出话。那个男人站在旁边,也红了眼:“王叔 ,我妹妹说,王秀当年写完这封信,就没敢寄 ,后来不知道怎么就到了我妹妹手里。 ” 王师傅点点头,声音沙哑:“谢谢你,孩子,谢谢你把这些给我。”
那天下午 ,王师傅跟领导请了假,说要回老家 。我送他到门口,他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 ,就是上次给我看的那张,递到我手里:“建军,这张照片你拿着 ,以后要是想我了,就看看。” 我接过照片,心里酸酸的:“师傅 ,您还回来吗? ” 他摇摇头:“不回来了,我要回老家,把院子收拾收拾 ,种上秀儿喜欢的花,等着她‘回家’。”
我看着他坐上公交车,车开远了,才慢慢走回焚化间 。焚化间里还留着淡淡的烟火气 ,我看着那台焚化炉,突然想起他第一次教我调温度的样子,想起他每次看年轻姑娘的眼神 ,想起他蹲在地上哭的样子。我走到玻璃门前,看着里面空荡荡的,突然觉得心里少了点什么。
晚上回家 ,我把照片给张翠看 。她拿着照片,叹了口气:“老王师傅终于能安心了。” 乐乐凑过来看:“爸爸,这是谁啊? ” 我摸了摸他的头:“这是爸爸的师傅的闺女 ,是个很喜欢画画的姐姐。” 乐乐点点头:“那她现在在哪儿啊?” 我看着窗外的月亮,说:“她回家了,回到她爸爸身边了 。 ”
那天晚上 ,我睡得不太好,总想起王师傅的样子。我琢磨着,等周末,我得去看看他 ,看看他老家的院子,看看那些月季花。
05
周末的时候,我买了点水果 ,按王师傅给我的地址找了过去 。他老家在城郊的一个小村子里,院子门口真的种着月季花,开得正艳。我刚走到门口 ,就看见王师傅坐在院子里,手里拿着那张旧照片,旁边放着王秀的画本。
他看见我 ,赶紧站起来:“建军,你怎么来了?” 我把水果递给他:“师傅,我来看看您。” 他拉着我坐下 ,给我倒了杯茶:“你看,这月季花,都是我去年种的,跟秀儿小时候画的一样 。” 我看着那些月季花 ,又看了看他,觉得他比在火葬场的时候精神多了。
他把王秀的画本递给我:“你看,秀儿画的画 ,跟小时候一样好。 ” 我翻开画本,里面有画院子的,有画小猫的 ,还有一张画的是个中年男人,穿着劳动布褂子,在院子里种花 。“这是我 ,” 王师傅指着那张画,眼里带着笑,“她 15 岁那年画的 ,说我种花的样子最好看。”
我看着那张画,心里暖暖的:“师傅,秀儿要是知道您这么想她,肯定很高兴。 ” 他点点头:“是啊 ,我以前总跟她吵架,总觉得她不懂事,现在才知道 ,我错了 。” 他顿了顿,又说:“我把她的骨灰,跟她妈妈埋在一起了 ,就在院子后面,这样我每天都能看见她们。”
我跟着他走到院子后面,果然有两个坟 ,坟前种着月季花。王师傅蹲在坟前,把带来的饺子放在墓碑前:“秀儿,妈 ,我给你们包了饺子,你们尝尝 。 ” 他说话的时候,声音很轻,像是在跟亲人聊天。我站在旁边 ,看着他的背影,突然觉得,他这一辈子 ,终于有了个念想。
那天中午,我在王师傅家吃的饭 。他做了饺子,跟我说:“这是秀儿小时候最喜欢吃的韭菜鸡蛋馅 ,你也尝尝。” 我咬了一口,觉得特别香。吃饭的时候,他跟我说了很多以前的事 ,说秀儿小时候怎么调皮,怎么喜欢画画,说他老婆怎么疼秀儿。我听着 ,心里也跟着高兴 。
下午我要走的时候,王师傅送我到门口:“建军,以后好好工作,也好好顾家 ,别像我一样,错过了才后悔。” 我点点头:“师傅,您放心 ,我知道。 ” 他又说:“要是有时间,就来看看我,跟我说说火葬场的事 。” 我答应了 ,看着他站在门口,手里拿着那张照片,直到我看不见他的身影。
06
从那以后 ,我每个月都会去看王师傅一次。他把院子收拾得越来越干净,月季花也种得越来越多,每次去 ,他都会跟我说秀儿的事,说他又发现了秀儿画本里的小细节,说他跟秀儿和她妈妈 “聊天” 的内容 。我看着他的样子,心里也跟着踏实。
回到火葬场 ,再遇到年轻姑娘的遗体,我都会亲自过目。我会像王师傅那样,掀开白布看一眼 ,调温度的时候慢一点,烧的时候站在玻璃门外看着 。有时候我会想起王师傅,想起他说的 “你对他好 ,他知道 ”,想起他蹲在坟前的样子。
有次来了个 16 岁的姑娘,得重病走的 ,她妈妈抱着遗体不肯放,哭着说:“我的乖女啊,你还没看够这个世界啊。” 我走过去 ,轻轻劝她:“阿姨,让孩子安心走,她知道您疼她 。” 我掀开白布看了看,那姑娘长得很清秀 ,跟王秀照片里的样子有点像。烧的时候,我特意调慢了升温速度,站在玻璃门外 ,心里跟她说:“姑娘,一路走好,你妈妈会好好的。”
烧完以后 ,我把骨灰递给她妈妈:“阿姨,孩子走得很安详,您放心。 ” 她妈妈接过骨灰盒 ,给我鞠了个躬:“谢谢你,师傅,你是个好人 。” 我看着她的背影 ,突然想起王师傅,想起他当年也是这样,劝那些失去亲人的人,也是这样 ,小心翼翼地送那些年轻姑娘走。
晚上下班,我跟张翠说这事。她听完,摸了摸我的头:“你现在越来越像老王师傅了 。” 我笑了笑 ,想起王师傅给我的那张照片,想起他老家的月季花,想起他蹲在坟前的样子。我知道 ,王师傅教我的,不只是怎么烧遗体,更是怎么对待生命 ,怎么对待那些失去亲人的人。
现在每次送完年轻姑娘,我都会对着焚化炉说一句 “一路走好 ” 。我知道,王师傅在老家也能听见 ,秀儿和她妈妈也能听见。我也知道,王师傅的心愿实现了,他的闺女 “回家” 了,他也终于能安心了。
有时候我会想 ,等乐乐长大了,我会跟他说王师傅的事,说秀儿的事 ,说火葬场里的事 。我会告诉他,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珍惜身边的人 ,别等错过了才后悔。我还会带他去看王师傅,去看那些月季花,让他知道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用自己的方式,爱着那些已经离开的人。
现在我每次送完她们 ,都会对着焚化炉说一句,一路走好,就像师傅当年那样 。
本文来自作者[摩志信]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n.stddy.com/life/202510-4913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摩志信”!
希望本篇文章《火葬场焚尸人自述:每次有少女遗体送到,师傅都要亲自过目再烧》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火葬场焚尸人自述:每次有少女遗体送到,师傅都要亲自过目再烧。这话不是我瞎编的,是我跟着王师傅干了五年,亲眼见的。我叫李建军,今年 32 岁,老家在城郊的李家庄,爸妈都是种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