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3年建成250GW数据中心!OpenAI的“野心”现实吗?

OpenAI计划到2033年建成250GW数据中心。CEO Altman将此视为通往通用人工智能的"暴力工业化"路径,但仍面临电力供应、万亿美元资金需求和供应链瓶颈等巨大挑战。...

OpenAI计划到2033年建成250GW数据中心。CEO Altman将此视为通往通用人工智能的"暴力工业化"路径,但仍面临电力供应、万亿美元资金需求和供应链瓶颈等巨大挑战。

上周华尔街见闻提及,德克萨斯州阿比林市的旗舰数据中心站点正式投运 ,作为OpenAI和甲骨文推进5000亿美元星际之门项目,OpenAI CEO Altman向媒体展示了这一雄心勃勃项目的初步成果 。

到2033年建成250GW数据中心!OpenAI的“野心”现实吗?

(OpenAI CEO Sam Altman 在德克萨斯州阿比林星际之门数据中心)

这个占地800英亩的建设工地上,6400名工人正在紧张施工 ,仅光纤电缆的铺设长度就足以绕地球16圈。Altman表示:

这个庞大的工地只是未来规模的一小部分,甚至不足以满足ChatGPT的需求。

而据OpenAI内部披露的信息,公司预计2025年底建造数据中心容量超过2GW ,并计划在2033年达到250GW的惊人规模,这一目标规模约占目前美国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约1200GW)的四分之一 。

Altman的策略核心是"规模化计算"。这并非指算法突破,而是指通过数百万芯片 、大型数据中心园区、千兆瓦级电力以及大量冷却用水的"暴力工业化"方式 ,推动人工智能向通用人工智能(AGI)和超级人工智能(ASI)发展。

在这种逻辑下,衡量AI能力的标准已发生根本性转变 。Altman解释说:

在如此规模下,GPU的数量已无意义 ,取而代之的是整个芯片集群所消耗的电力——吉瓦(GW)。GW数成了衡量一家公司能维持多少有效算力的唯一标准。

但这一计划的实现面临巨大挑战 ,包括电力供应、资金需求和供应链瓶颈 。业内人士质疑如此庞大的基础设施投资是否现实,以及是否值得为人工智能发展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

电力需求相当于250座核电站

OpenAI的250GW目标意味着对电力系统的巨大需求。

一座典型的核电站发电量约为1GW,这意味着仅为支持OpenAI一家的AI发展 ,就需要新建相当于250座核电站的发电能力 。

作为对比,微软旗下排名第二的Azure云业务,到2023年底为所有客户服务的总运营功耗也仅为5GW左右 。

据报道 ,过去一座大型数据中心的功耗通常在10到50兆瓦之间,而现在开发商们正在规划单个园区就达到数千兆瓦的规模,堪比整个城市的能耗。

然而 ,Altman所指的算力远不止电力。该数字是整个工业系统的代名词,包括:数据中心 、芯片、冷却和水系统、网络光纤以及将数百万处理器连接成超级计算机的高速互连设备 。

报道援引知情人士透露,OpenAI快速增长的服务器需求甚至让其关键供应商英伟达的高管都感到惊讶。

为应对电力挑战 ,OpenAI及其合作伙伴正采用非常规方式,包括自建发电厂而非等待公用事业公司提供电网电力,或将设施建在更容易获得能源的偏远地区。

原因在于公用事业公司在新增发电能力方面本质上是保守的 ,它们不会因为单一公司的需求而冒险建设可能导致产能过剩的发电厂 。

而据报道 ,OpenAI已在得州规划使用天然气 、风能和太阳能的混合能源方案,但这依然无法轻易填补数百GW的巨大鸿沟。

万亿投资与供应链瓶颈

除了电力,资金和供应链是另外两大制约因素。

Altman在内部信中坦言 ,OpenAI"已经投资了数千亿美元,要做好这件事还需要数万亿美元" 。同时还需要“激活全球的全部工业基础——能源、制造、物流 、劳动力、供应链 ”。

目前,OpenAI早已为此投入巨资。据报道 ,在250GW目标公布前,公司已签约在2028年前获得约8GW的算力,这本身就需要向微软等云服务商支付数千亿美元 。

此外 ,若按目前建造一座1GW核电站约500亿美元的成本估算,仅电力设施的投资就可能高达12.5万亿美元。

供应链瓶颈同样严峻。要支撑如此规模的算力扩张,意味着需要芯片代工巨头台积电提供更多产能来生产英伟达的GPU ,以及光刻机制造商阿斯麦提供更多设备 。

这些环节的产能扩张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整个上游产业链进行风险投资与协同 。即使英伟达承诺为OpenAI的数据中心提供资金支持,新增产能依然会是一个艰巨的过程。

OpenAI的“野心”实际是豪赌

归根结底 ,OpenAI的惊人计划是一场基于信念的豪赌。

Altman及其竞争对手坚信 ,更大规模的GPU集群是通往更强大AI模型的唯一路径,是解锁AGI和ASI的关键 。正如历史上胡佛大坝、阿波罗计划等宏大工程一样,其背后是对未来技术变革的坚定信仰。

分析认为 ,对于投资者和市场而言,如何看待这一赌注取决于对AI未来的判断。

如果相信超级AI能解决癌症等人类难题,那么万亿投资就是必要的 。反之 ,它可能成为类似加州高铁项目一样被载入史册的“巨大工程灾难”。

无论250GW的目标最终能否实现,这场由AI驱动的 、近乎疯狂的基础设施建设热潮已经开始。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能源 、土地和资本市场,而整个社会似乎还未充分意识到其背后的巨大成本与深远影响 。

正如Altman自己承认的那样 ,当人们使用ChatGPT时,很少有人会想到背后尘土飞扬的庞大建筑工地和它所代表的工业力量。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本文来自作者[叶浩迪]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n.stddy.com/life/202509-47255.html

(14)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叶浩迪
    叶浩迪 2025年09月30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叶浩迪”!

  • 叶浩迪
    叶浩迪 2025年09月30日

    希望本篇文章《到2033年建成250GW数据中心!OpenAI的“野心”现实吗?》能对你有所帮助!

  • 叶浩迪
    叶浩迪 2025年09月30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叶浩迪
    叶浩迪 2025年09月30日

    本文概览:OpenAI计划到2033年建成250GW数据中心。CEO Altman将此视为通往通用人工智能的"暴力工业化"路径,但仍面临电力供应、万亿美元资金需求和供应链瓶颈等巨大挑战。...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