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城东双山镇 ,下辖秀丽瓦厂村。村前湖水碧如蓝,倒映白云并青天 。举目望湖水泱泱,周围一圈十里长。小船悠悠随波荡,锦鲤结群水底翔。湖中小岛栖白鹭 ,湖畔松林息沙鸥。环岸奇缺不规整,曲曲折折多水湾 。上溯九百三十年,湖水面积并不宽。“志 ”上称为洼草塘 ,遍长芦苇与艾蒿。水西安氏筑“九层”,寻得陶场洼草村 。此地粘泥质上好,稍作试制即选定。自此成百上千人 ,日夜挖取湖中泥。砖窑成群烟火腾,灰瓦青砖向东运 。年复一年不停息,取走塘泥湖面增。安氏工毕“九层”现 ,草塘扩展数几圈。至此草洼变汪洋,后人名之瓦厂塘 。此诗正是对瓦厂塘形成的历史写照。
瓦厂塘远景,现名金海湖
瓦厂塘(原名洼草塘 ,由早期的洼草塘演变而来,早期的洼草塘系现在瓦厂塘东面一隅)位于毕节金海湖新区瓦厂村小山脚北侧,由大塘、小塘 、锅底塘、龙潭组成,大塘呈月牙瓣形状 ,与小塘相接呈三叶草(幸运草)形状,锅底塘位于小塘东侧、大塘的北侧,龙潭有两个 ,分别位于大塘东侧塘外30米处、大塘南面即塘内曾家坟(塘内小岛)东侧,大塘东侧龙潭系瓦厂塘水源,整个塘地处文阁与双山交界处 ,四面环丘,四周土质良好,不含石沙。
瓦厂塘大塘东面
明世宗嘉靖之际(十六世纪中叶) ,水西贵州宣尉使安万全摄政,为培修大方九层衙和大定城砖瓦之用,当时需土瓦用量增大 ,且大定一带制瓦之地用的白泥量少,质差,粘性欠佳,水西当政者遂令居住大方阁雅的瓦匠张甫新选制瓦地址 。张甫历经艰苦 ,寻到洼草塘,发现洼草塘一带蕴含丰富的乳白色粘泥,量大 ,并在此地试制土瓦,得瓦质量上乘,证实此地粘泥系陶瓦烧制的上好原料 ,并将此情况上报,水西安万全便下召使张甫全家迁居洼草塘(住瓦厂塘东张家屋基),制瓦供培修大方九层衙和大定城换瓦之用。在制瓦的地方(今大塘内小岛曾家坟东侧)挖出一洞 ,水流入洞内(此洞直通距瓦厂塘北约3公里的双山镇香田村田弯子,至今仍有消水功能,2005年夏季大旱 ,现此洞,瓦厂塘周围居民欲堵塞此洞,与田弯子村民发生纠纷),未得以储存 ,在水源丰富的雨季,水量尚能供给做瓦之需,时值枯水之期 ,原本就不大的洼草塘水量变小,难以支撑做瓦之用,为解决这一状况 ,张甫通过观察,得一法,定制厚实铁锅 ,将洞口盖住,再用土石填塞,水得以储存(形成现在南侧龙潭) ,保障了制瓦供水。
瓦厂塘水源之一东侧龙潭
当时由于交通困难,为了减少瓦片的损坏,提高运瓦之速,水西土司抓徭役组成人墙传递砖瓦 ,直达宣尉府,后人称之为“制造砖瓦,人墙传递 ,直通大定”。由此,可以遥想当年做瓦的盛况与艰辛 。明万历年间,张甫仙逝 ,为了纪念张甫功绩,时政大方宣慰使安尧臣下令厚葬张甫公,并遵照张甫公临终遗愿殁葬于洼草塘(今瓦厂塘)南岸 ,同时宣慰使安尧臣下令墓室里用红毛猪油常年点灯于内,亦称万年灯,并更名“洼草塘 ”为“瓦厂塘” ,以纪念张甫公先祖,后人亦称“张家瓦厂塘”。今日瓦厂塘的风光,无疑有当时张氏先祖们作出的巨大贡献甚至牺牲。上百年来的陶瓦增加瓦厂塘的水域,扩展它的面积 ,形成如今的瓦厂塘 。如今的瓦厂塘集旅游 、休闲、渔业为一体,风景优美,气候宜人 ,渔产丰富。2014年9月毕节市委将瓦厂塘更名为金海湖。
南岸张甫古墓
大定县志目录
大定县志记载
本文来自作者[寄翠]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n.stddy.com/life/202506-1206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寄翠”!
希望本篇文章《瓦厂塘的形成》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毕节城东双山镇,下辖秀丽瓦厂村。村前湖水碧如蓝,倒映白云并青天。举目望湖水泱泱,周围一圈十里长。小船悠悠随波荡,锦鲤结群水底翔。湖中小岛栖白鹭,湖畔松林息沙鸥。环岸奇缺不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