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4大旷世文章,一生必背的4篇千古奇文,谁能够排在第一?

皇帝的圣旨管不了一辈子,宰相的几张纸却能说几千年。紫禁城里的龙椅换了多少主人,史书都快记不清了,可有四份东西,不是圣旨,不是国书,就是几位当过宰相的人写下的几篇短文,却像是四面...

皇帝的圣旨管不了一辈子,宰相的几张纸却能说几千年。

紫禁城里的龙椅换了多少主人,史书都快记不清了 ,可有四份东西,不是圣旨,不是国书 ,就是几位当过宰相的人写下的几篇短文,却像是四面镜子,把权力这东西的里子面子 ,照了个底朝天 。

这四份玩意儿,从北宋到大明,跨越了几个朝代 ,分别出自吕蒙正、诸葛亮 、张说和张居正这四位顶级权臣之手。

它们凑在一起,不多不少,正好是一部权力从出生、到长成、再生病 、最后走向死亡的全过程记录。

这可不是什么励志故事 ,而是他们用自己一辈子的荣辱得失 ,给后头想往上爬的人画的一张地图,哪儿是阳关道,哪儿是鬼门关 ,标得一清二楚 。

(一)生:吕蒙正的《寒窑赋》——从泥里爬出来,才懂天的颜色

要聊权力的“生”,得从一个叫吕蒙正的北宋宰相说起。

这人牛到什么地步?

连中三元 ,状元及第,三度入相。

可他留给后人最有名的东西,不是什么治国方略 ,而是一篇叫《寒窑赋》的牢骚文 。

他说,他把这玩意儿写给了当时的太子看。

我国古代4大旷世文章,一生必背的4篇千古奇文	,谁能够排在第一?

一个当朝宰相,给未来的皇帝看自己当年多倒霉,这事儿本身就透着一股劲儿。

文章一开头就挺丧的:“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 。 ”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老和尚在念经。

可写这话的吕蒙正 ,当时正春风得意。

他不是在抱怨命不好,他是在敲打那个生下来就在罗马的太子:你小子别以为自己天生就是龙,得知道这世上还有好多在泥里打滚的“虫” 。

吕蒙正自己 ,就是那条从泥里滚出来的虫 。

他老娘是二房,被大老婆挤兑,赶出了家门。

他就跟着娘 ,住在洛阳龙门山一个破窑洞里,过的是什么日子?

“朝求僧餐,暮宿破窖”。

白天去庙里蹭和尚的斋饭 ,晚上回破洞里睡觉 。

那会儿,他看着那些骑着高头大马的富家少爷,心里能没点想法?

我国古代4大旷世文章	,一生必背的4篇千古奇文,谁能够排在第一?

所以他文章里写:“蜈蚣百足,行不及蛇;家鸡翼大 ,飞不如鸟。 ”

意思很明白 ,凭什么?

凭什么我一身能耐,却混得不如那些草包?

这哪是抱怨,这分明是在质问那个只看出身的世道。

他是在告诉那个未来的皇帝 ,姜子牙在渭水边钓鱼的时候,谁知道他能封神?

孔夫子被围困在陈蔡之间饿肚子的时候,谁能想到他是圣人?

你今天坐的位置 ,有多少是你自己挣来的,又有多少是老天爷赏饭吃?

所以说,《寒窑赋》这东西 ,根本不是吕蒙正的个人回忆录,它是一份“资格审查报告” 。

它在问每一个手握权力的人:你没权的时候,是什么滋味 ,你还记得吗?

你见过命运是怎么把人捧上天,又是怎么一脚踩进泥里的吗?

吕蒙正用自己苦哈哈的前半生,给“权力”这堂课定了第一个基调:得认命 ,不是认输的认 ,是认识的认。

我国古代4大旷世文章,一生必背的4篇千古奇文,谁能够排在第一?

你得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也得知道老天爷的脾气。

不懂这个,就算爬得再高,那楼也是沙子盖的 ,风一吹就倒 。

(二)老:诸葛亮的《诫子书》——站在山顶,怎么管住那颗想飞的心

吕蒙正讲的是怎么从山脚爬上来,而蜀汉的诸葛亮 ,讲的是站在山顶上,该怎么办。

他那个状态,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老 ” ,不是年纪老,是火候老道,炉火纯青。

时间是建兴十二年 ,地点是五丈原 。

秋风刮在军帐上 ,呼呼作响,里头的油灯忽明忽暗,照着一个快要耗干了的人。

诸葛亮心里门儿清 ,他这辈子最大的项目——北伐,马上就要强制收尾了。

蜀汉的未来,刘禅的江山 ,他都快管不着了 。

他最放心不下的,是远在成都的那个八岁娃娃,他儿子诸葛瞻 。

于是 ,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写了封信,连标点符号算上 ,也就八十多个字,就是那封《诫子书》。

我国古代4大旷世文章,一生必背的4篇千古奇文	,谁能够排在第一?

“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这话现在咱们当口号喊 ,可对当时的诸葛亮来说,这是他用一辈子血泪换来的操作手册。

他是什么位置?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每天要处理的事 ,像雪片一样飞来;朝廷里那些派系,像乱麻一样缠着;前线的战况,更是说变就变 。

换个人 ,在这种压力和诱惑底下,要么疯了,要么就飘了。

诸葛亮没疯也没飘 ,靠的就是这个“静”字。

这个“静 ”,不是让你待着不动,是说你心里得有谱 。

外面越是乱成一锅粥 ,你心里头那碗水越得端平了 ,这样才能看清楚自己的目标在哪。

“淡泊”也一样,不是让你啥都不要,是让你别把那些功名利禄太当回事。

我国古代4大旷世文章	,一生必背的4篇千古奇文,谁能够排在第一?

他跟后主刘禅报备过自己的家产:“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 ,家里人吃饭穿衣,够了 。

多的,一概没有。

一个权倾天下的丞相 ,就这点家当。

他跟儿子说:“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 ”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你要是又懒又爱享受,那股子精气神就没了;你要是又冲动又爱冒险 ,那脾气就定不住,早晚得出事 。

这不就是他自己一辈子的写照吗?

手里攥着天大的权,却从没拿它干过一件出格的事。

这份冷静和克制 ,就是他能“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的内功心法。

《诫子书》讲的就是权力到了成熟期,该有的样子 。

它说的是,当你手里有权了 ,最难的不是让别人听你的,而是管住你自己那颗天天想往外蹦的心。

这封家书,是诸葛亮给所有后来掌权的人 ,留下的一颗定心丸。

我国古代4大旷世文章,一生必背的4篇千古奇文,谁能够排在第一?

(三)病:张说的《钱本草》——一个“文化人”的病历本

有人能管住自己 ,就有人管不住 。

诸葛亮是良医,那唐朝的宰相张说,就是个病人。

他病了 ,病得不轻,病好之后,他没藏着掖着 ,而是写了一份详细的“病历” ,叫《钱本草》。

张说这人,才华横溢,是开元盛世文坛上的顶流 ,“燕许大手笔 ”说的就是他和许国公 。

官也做到了宰相,按理说,是读书人能达到的最高成就了。

可惜 ,才华没能当饭吃,也没能挡住贪心。

开元十四年,他被人告了 ,说他勾结搞歪门邪道的术士,还收了不少黑钱 。

这一下,直接从云彩上栽了下来。

换别人 ,可能就怨天尤人,骂告发他的人是小人,骂皇帝不长眼。

张说没这么干 ,他回家写了篇奇文 。

我国古代4大旷世文章,一生必背的4篇千古奇文,谁能够排在第一?

文章一上来就吓人一跳:“钱,味甘 ,大热,有毒 。”

他没把钱当成好东西,也没当成坏东西 ,而是把它比作一味中药,把药性分析得明明白白。

钱,味道是甜的 ,谁都喜欢;药性是热的,能让人头脑发昏,干出冲动的事;但归根结底 ,它有毒。

他接着写这药吃多了的后果:“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 。”

——这不就是他自己吗?

拼命捞钱 ,攒着不撒手 ,结果“水火盗贼之灾 ”就来了,官位丢了,差点连命都没了。

这哪是在劝别人 ,这分明是在拿手术刀解剖自己。

他把钱的毒性说得特别狠:“能污贤达,畏清廉 。”

这东西能把好端端一个英雄好汉给弄脏了,但它就怕那些真正干净的人。

这话背后 ,是一个曾经的“贤达”,在反思自己到底是怎么一步步被“污染 ”的,句句都是血和泪。

《钱本草》记录的就是一个权力肌体“生病”的全过程 。

我国古代4大旷世文章	,一生必背的4篇千古奇文,谁能够排在第一?

当诸葛亮说的那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防线被突破之后 ,钱这个“病毒 ”就进来了,先是让你“发高烧”,最后整个政治生命就“中毒”完蛋了。

张说这份忏悔书 ,就像一把剑 ,悬在后来当官的人脑袋上,时时刻刻提醒他们,权力的病变 ,来得有多快,后果有多严重。

(四)死:张居正的《驭人经》——一部冰冷的权力机器说明书

当理想、道德、甚至后悔都靠不住的时候,剩下的就只有赤裸裸的技术了 。

大明朝的“救时宰相 ”张居正 ,就用一本传说中的《驭人经》,把权力的玩法推到了头,也把权力的结局演了个彻底。

张居正接手的大明 ,就是个烂摊子,到处漏水,眼看就要沉了。

对着那帮油盐不进的官僚 ,他心里清楚,光讲孔孟之道,等于对着牛弹琴 。

他需要的是一套能立刻见效的工具 ,这套工具 ,就是“术 ”,驾驭人的技术 。

书里有句话,讲得特别直接:“吏不治 ,上无德也。

吏不驭,-上无术也。”

意思就是,下属管不好 ,是当领导的德行不够;可要是连驾驭下属的手段都没有,那你这领导就是个空架子 。

我国古代4大旷世文章,一生必背的4篇千古奇文	,谁能够排在第一?

他把手下人分门别类,什么忠臣 、奸臣、有才的、没才的,每一种都给配了一套应对方案。

比如“吏骄则叱之 ,吏狂则抑之,吏怠则警之。”

——这套玩法里,没有谈心 ,没有思想教育 ,只有精准的敲打和控制 。

靠着这套冷冰冰的办公室政治学,张居正用铁腕推行“一条鞭法 ”,清查全国的土地 ,硬是给摇摇欲坠的大明朝续了十年命。

那十年里,他就是事实上的皇帝,说一不二。

可权术玩到了顶峰 ,人情也就到了冰点 。

他用“术”管住了整个帝国,也把整个帝国的人几乎全得罪光了。

他活着的时候,那个把他当老师一样尊敬的万历皇帝 ,对他言听计从。

可他前脚刚闭眼,尸骨未寒,后脚万历就下令抄他的家 ,把他干的那些好事全盘否定 。

《驭人经》代表的就是权力这条路的终点——“死”。

当权力完全变成了冷酷的技术操作,它也许能爆发出惊人的效率,但它的根基是空的。

我国古代4大旷世文章	,一生必背的4篇千古奇文,谁能够排在第一?

一旦掌权的人没了,所有技术都成了废纸,甚至会遭到疯狂的反扑 。

张居正死后的惨状 ,就是最好的说明 。

他死后,家被抄,爵位被削 ,连差点被开棺戮尸。

他的几个儿子,有的自杀,有的被流放 ,家人被圈禁在一所空宅里,活活饿死了十几口。

参考文献:

(宋)释文莹.《玉壶清话》.

(元)脱脱等.《宋史·吕蒙正传》.

(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张说传》.

(清)张廷玉等.《明史·张居正传》.

(明)张居正(传).《驭人经》(该书真实性存疑,多被认为是后人托名之作).

我国古代4大旷世文章	,一生必背的4篇千古奇文,谁能够排在第一?

本文来自作者[安卉]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n.stddy.com/cskp/202511-59317.html

(3)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安卉
    安卉 2025年11月22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安卉”!

  • 安卉
    安卉 2025年11月22日

    希望本篇文章《我国古代4大旷世文章,一生必背的4篇千古奇文,谁能够排在第一?》能对你有所帮助!

  • 安卉
    安卉 2025年11月22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安卉
    安卉 2025年11月22日

    本文概览:皇帝的圣旨管不了一辈子,宰相的几张纸却能说几千年。紫禁城里的龙椅换了多少主人,史书都快记不清了,可有四份东西,不是圣旨,不是国书,就是几位当过宰相的人写下的几篇短文,却像是四面...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