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中方答应发货,安世却强行要求先付采购费,拒绝恢复中国籍CEO职务!

据央视新闻报道,2025年深秋,一场围绕半导体巨头安世的控制权博弈在中欧之间激烈上演。荷兰安世总部突然发难,一边暂停向中国工厂供应核心晶圆,一边抛出“先付采购费再谈供货”的强硬...

据央视新闻报道,2025年深秋 ,一场围绕半导体巨头安世的控制权博弈在中欧之间激烈上演。荷兰安世总部突然发难,一边暂停向中国工厂供应核心晶圆,一边抛出“先付采购费再谈供货 ”的强硬要求 ,更对中方恢复中国籍CEO张学政职务的合理诉求置若罔闻 。这场看似商业纠纷的背后,实则是荷兰政府借“国家安全”之名行资产掠夺之实的典型操作,美方的影子在其中若隐若现。

时间回到2018年 ,中国企业闻泰科技斥资332亿元完成对安世半导体的收购 ,这宗当时中国半导体行业最大的海外并购案,本是中企走向全球的成功范例。在中方资本注入后,安世半导体加大研发投入 ,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到2024年10月已还清所有前期债务,2025年上半年安世半导体业务营收占闻泰科技总营收超三成 。谁也没想到 ,一场无妄之灾正在酝酿。

2024年底,美国将闻泰科技列入“实体清单”,2025年9月更是推出“穿透规则 ” ,将出口管制扩大至安世半导体。紧随其后的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突然下达部长令,冻结安世半导体全球30个主体的资产 、知识产权和人员调整 ,有效期长达一年 。次日,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企业法庭在未庭审的情况下,直接暂停了张学政的CEO职务 ,将闻泰科技通过香港裕成控股持有的安世股份托管给独立第三方 ,中方瞬间丧失对这家核心子公司的控制权 。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中方答应发货,安世却强行要求先付采购费,拒绝恢复中国籍CEO职务!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 ,这场“夺权大戏”的推动者,正是安世半导体内部的三位外籍高管——荷兰籍首席法务官Ruben Lichtenberg、德国籍首席财务官Stefan Tilger和德国籍首席运营官Achim Kempe。他们在荷兰政府下达部长令的第二天就联合发难,要求暂停中方CEO职务和股权托管。这些拿着中方薪水、享受着中企投资红利的高管 ,转身就成了抢夺企业控制权的“急先锋”,这种背信弃义的操作,刷新了商业伦理的底线 。

荷兰方面显然不满足于控制权的掠夺 ,还想在经济上再薅一把羊毛。10月31日,安世荷兰总部公开叫板,指责中国子公司“擅自使用企业印章 ”“发送未经授权信函 ”“不遵守全球治理框架” ,以此为由暂停供货,同时要求中方先支付晶圆采购费。这波“恶人先告状”的操作实在荒唐 。要知道,过去安世荷兰与中国子公司同属一个阵营 ,采购费用结算从未有过争议。如今荷兰方面通过行政手段强行夺权 ,把一家中企全资控股的公司变成自己的“囊中之物 ”,却还要求中方继续支付费用,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中方的表现堪称仁至义尽。为了保障全球客户的利益 ,中国子公司在禁止出口特定产品不到一个月后就释放善意,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并答应发货 。中方明确提出,支付采购费的前提是荷兰方面交还企业控制权 、恢复张学政的CEO职务 ,这一要求合情合理合法,既维护了中企的核心权益,也为解决纠纷留下了谈判空间。但荷兰方面对此置若罔闻 ,明确拒绝恢复张学政的职务,摆出一副硬刚到底的姿态。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中方答应发货,安世却强行要求先付采购费	,拒绝恢复中国籍CEO职务!


荷兰总部恐怕忘了,今时不同往日 。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韧性早已今非昔比。安世中国子公司早已未雨绸缪,建立了充足的成品与再制品库存 ,更启动了多套新晶圆产能预案。最关键的是 ,中方已经实现了部分晶圆的本地化供应,上海临港鼎泰匠芯就是重要合作伙伴 。这家由闻泰科技兄弟公司投资120亿元建设的12英寸车规级晶圆厂,规划产能达10万片/月 ,2025年上半年与安世中国的交易额就达到6.04亿元 。除此之外,无锡新洁能、杭州士兰微等多家中国晶圆厂也具备供应能力,形成了多元化的国产替代格局。

从国际博弈的角度看 ,荷兰方面的做法本质上是充当了美方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马前卒”。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早已点破,荷兰的行动是美方利用“穿透规则”打压中国企业的明显例证 。荷兰政府拿着美国的“鸡毛 ”当“令箭”,以为通过行政手段就能抢占中企资产、拿捏中国供应链 ,这种想法实在天真。半导体产业的竞争,最终拼的是产业链韧性和市场基础。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也在晶圆制造等核心环节不断突破 ,安世中国脱离荷兰总部的晶圆供应依然能正常运转,就是最好的证明 。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中方答应发货,安世却强行要求先付采购费	,拒绝恢复中国籍CEO职务!


荷兰方面如果继续一条道走到黑 ,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安世半导体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市场和中国产业链的支持,荷兰总部强行与中国子公司“割席”,不仅会失去庞大的中国市场 ,还会因供应链断裂影响全球业务。而中方早已做好了长期应对的准备,依托国内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安世中国完全有能力保持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这场博弈的主动权 ,早已悄悄转移到中方手中。

商业合作的基础是平等和诚信,荷兰方面的霸权行径不仅损害了中企的利益,也破坏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合作生态。中方的善意不是软弱 ,克制也不是妥协 。如果荷兰方面执意要硬刚到底,中方只能奉陪到底。毕竟,在维护国家利益和企业合法权益的问题上 ,中国从来不会退让半步。这场纠纷最终的结局早已注定,违背商业伦理和时代潮流的一方,必然会输掉这场博弈 。

本文来自作者[叶浩迪]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n.stddy.com/cskp/202511-56806.html

(3)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叶浩迪
    叶浩迪 2025年11月09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叶浩迪”!

  • 叶浩迪
    叶浩迪 2025年11月09日

    希望本篇文章《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中方答应发货,安世却强行要求先付采购费,拒绝恢复中国籍CEO职务!》能对你有所帮助!

  • 叶浩迪
    叶浩迪 2025年11月09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叶浩迪
    叶浩迪 2025年11月09日

    本文概览:据央视新闻报道,2025年深秋,一场围绕半导体巨头安世的控制权博弈在中欧之间激烈上演。荷兰安世总部突然发难,一边暂停向中国工厂供应核心晶圆,一边抛出“先付采购费再谈供货”的强硬...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