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24小时,特朗普又改口了:中美如果谈不拢,对华关税升至155%

10月18日,中美贸易领域刚刚透出即将重启磋商的积极信号,彼时美国方面展现出相对积极的态度。然而,这看似平静的局面仅仅维持了不到一天。当地时间10月20日,特朗普公开发表言论,...

10月18日 ,中美贸易领域刚刚透出即将重启磋商的积极信号 ,彼时美国方面展现出相对积极的态度 。

然而,这看似平静的局面仅仅维持了不到一天 。

当地时间10月20日,特朗普公开发表言论 ,宣称若中美领导人在后续会面中无法达成他所认为的“公平协议”,那么中国商品将面临高达155%的关税征收。

不到24小时,特朗普又改口了:中美如果谈不拢	,对华关税升至155%

从“筹备谈判 ”到“筹备加税 ”,仅仅24小时的时间差,美国在对华经贸政策上的不确定性与反复性再次暴露无遗。

特朗普这一番言论 ,瞬间引发了外界的诸多疑问:刚刚释放出和平信号,转眼间又开始“放狠话”,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

他所提出的高税率 ,到底是真心打算执行,还是仅仅作为谈判桌上的一张筹码?

事实上,特朗普此次从放话到施压 ,其目标绝非仅仅局限于关税层面 。

此前 ,特朗普向中国提出了三项条件,他此次的行动并非单纯的经济考量,而是将多个问题打包成了一个“谈判大礼包”。

不到24小时	,特朗普又改口了:中美如果谈不拢,对华关税升至155%

这其中涉及到资源 、药品监管以及农产品采购等多个领域,背后反映出的是他面临的内外部双重压力。

其一 ,特朗普希望中方放宽对稀土出口的限制 。

稀土这类资源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而中国在稀土加工能力方面掌握着绝大部分份额。

特朗普此举意图十分明显,他试图在未来可能的供应链竞争中提前布局 ,通过逼迫中方让步来确保美国所需的原材料供应稳定。

不到24小时,特朗普又改口了:中美如果谈不拢,对华关税升至155%

其二 ,美方长期将国内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归咎于外部输入,此次又将目光聚焦到了中国,提出了芬太尼问题 。

尽管中方已经出台了严格的相关管控措施 ,并且多次表明愿意配合打击非法药物流通 ,但特朗普的表态依然透露出一种“责任外推 ”的倾向,这更像是他向选民交代的一种姿态。

其三,特朗普要求中国继续采购美国大豆。

这一要求背后直接关联着美国国内一些农业州的利益 ,而这些地区在美国大选中往往扮演着关键角色 。

不到24小时,特朗普又改口了:中美如果谈不拢,对华关税升至155%

特朗普试图通过将农产品问题绑定到贸易谈判中 ,来稳住自己传统支持者的基本盘。

这三项诉求分别指向了经济安全 、社会议题以及选票利益。

表面上看似是技术性问题,实则背后是深刻的政治行为 。

在特朗普的政治话语体系中,关税不仅仅是经济手段 ,更是一种信号传递 。

不到24小时,特朗普又改口了:中美如果谈不拢,对华关税升至155%

他的这些言论 ,不仅仅是对中国说的,更是对国内民众、选民以及那些仍在观望的利益集团发出的信号。

回顾过去几年中美贸易往来,特朗普多次运用“极限施压”这一战术。

每当谈判陷入僵局或者选情需要拉动时 ,他就会抛出大幅加税的言论 ,甚至直接采取实际行动 。

这种方式在短期内或许能够为美国带来一定的谈判主动权,但从长期效果来看,它并未真正改变贸易结构 ,更没有实现所谓的“制造业回流”或者“贸易平衡 ”。

不到24小时,特朗普又改口了:中美如果谈不拢,对华关税升至155%

此次特朗普提出的155%关税 ,虽然数字惊人,但执行的可行性却存在很大疑问。

过去的关税政策已经让美国国内的企业和消费者感受到了明显的压力 。

企业经营成本上升,供应链调整困难重重 ,消费者也面临着日常商品价格的上涨。

如果实施更高的税率,无疑将加剧这种局面,甚至可能在多个行业引发连锁反应。

不到24小时	,特朗普又改口了:中美如果谈不拢,对华关税升至155%

而且,这种高压政策的效果也在逐渐减弱 。

中国并没有因为过去几轮的关税而作出根本性的让步 ,反而在供应链优化、市场多元化拓展 、技术自主创新等方面加快了应对的节奏。

中方多次公开表态 ,贸易合作必须建立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单方面的施压无法换来真正的妥协。

即便是以“强硬”形象示人的特朗普团队也清楚,贸然升级关税战 ,最终受到影响的将是两国企业和普通民众的切身利益 。

不到24小时,特朗普又改口了:中美如果谈不拢,对华关税升至155%

高关税并非“终极武器” ,更像是一种“虚张声势 ”,其目的在于在谈判中占据心理优势。

然而,如果过度使用这种手段 ,很容易反噬自身。

特朗普此次的言论延续了他一贯的“边谈边压”风格,一边释放合作意愿,一边制造紧张气氛 。

在他看来 ,这是一种谈判技巧,但在外界眼中,这更多是一种不稳定信号的释放 。

不到24小时	,特朗普又改口了:中美如果谈不拢,对华关税升至155%

一方面,中国不会轻易被美国的这种节奏所带动;另一方面,国际社会也会对美方在重大经济议题上的反复和不确定性产生疑虑 ,进而影响其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形象和信誉。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方在回应中强调“互惠”和“尊重 ”,而不是直接采取对抗措施。

中国在过去几年中逐渐构建起一套更为系统的贸易应对机制,不再轻易被单边压力所左右 。

即便面对新的威胁 ,中国的立场依然保持稳定,强调通过对话解决分歧,但也不排除在必要时采取维护自身利益的反制措施。

不到24小时	,特朗普又改口了:中美如果谈不拢,对华关税升至155%

这背后体现的是一种态度的转变,也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

中方清楚 ,真正有利于两国、也有利于全球经济的方式,是基于规则和合作的谈判,而不是情绪化和单边主义的施压 。

特朗普此次提出的加税威胁 ,虽然很有可能只是口头上的施压 ,但却再次将中美贸易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不仅是一次政策宣示,更是对未来中美关系走向的又一次试探。

不到24小时,特朗普又改口了:中美如果谈不拢	,对华关税升至155%

特朗普提出的155%税率,哪怕只是语言上的施压,也足以引发外界的广泛关注 ,它传达出的是一种对抗思维的延续 。

如果这种对抗思维主导中美经贸关系的未来走向,那么合作的基础将被不断削弱,而摩擦所带来的代价将越来越高。

中美之间的贸易分歧 ,有着复杂的背景和现实利益冲突。

但无论矛盾多么深重,最终仍需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 。

不到24小时,特朗普又改口了:中美如果谈不拢	,对华关税升至155%

特朗普式的“快速变脸”和“高压打法”,虽然制造了不少声量,却难以从根本上推动问题的解决。

从更大的格局来看 ,全球经济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 ,贸易规则的重构、技术竞争的加剧 、地缘政治的升温,都使得大国关系更加敏感和复杂。

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单边主义倾向 ,哪怕只是语言上的挑衅,都可能带来连锁反应 。

中方的立场一直十分明确:愿意谈,也愿意合作 ,但前提是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

对中国而言,经贸问题不是“谁压得住谁 ”的问题,而是如何找到利益平衡点 ,共同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稳定。

特朗普的这次“变脸 ”,再次表明中美之间的博弈远未结束。

但更为重要的是,这场博弈的结果 ,不只是关乎谁向谁让步,而是整个世界能否走上一条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

就像中方一直强调的那样,贸易战没有赢家 ,合作才是唯一的出路。

本文来自作者[涵凝]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n.stddy.com/cskp/202510-53101.html

(1)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涵凝
    涵凝 2025年10月22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涵凝”!

  • 涵凝
    涵凝 2025年10月22日

    希望本篇文章《不到24小时,特朗普又改口了:中美如果谈不拢,对华关税升至155%》能对你有所帮助!

  • 涵凝
    涵凝 2025年10月22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涵凝
    涵凝 2025年10月22日

    本文概览:10月18日,中美贸易领域刚刚透出即将重启磋商的积极信号,彼时美国方面展现出相对积极的态度。然而,这看似平静的局面仅仅维持了不到一天。当地时间10月20日,特朗普公开发表言论,...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