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闯下大祸,用无人机炸伤中国记者,中方一句话,值得俄乌细品

战争有底线,新闻有边界。但一架乌克兰无人机,却悄悄的划破了这两条线。俄乌冲突之际,一名中国记者在采访时,遭到乌军FPV(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袭击,头部重伤。之后中方回应只用了一...

战争有底线,新闻有边界。但一架乌克兰无人机 ,却悄悄的划破了这两条线 。

俄乌冲突之际,一名中国记者在采访时,遭到乌军FPV(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袭击 ,头部重伤。

之后中方回应只用了一句“政治解决危机” 的话,值得俄乌双方细细品味。

乌军闯下大祸,用无人机炸伤中国记者	,中方一句话,值得俄乌细品

乌军闯下大祸,用无人机炸伤中国记者	,中方一句话,值得俄乌细品

中国记者遭遇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受伤

边境采访突遇袭击,爆炸直击镜头前

6月26日下午 ,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 ,63岁的凤凰卫视资深战地记者卢宇光,正在距俄乌前线不到十公里的科列涅沃村拍摄采访 。

那是个原本宁静的地方,早已不是军事设施集中区。

卢宇光的任务 ,是采访遭受无人机袭击的当地居民,拍下战火中普通人的处境,揭露乌军无人机对俄方平民的伤害。

就在他准备采访时 ,一架从边境方向飞来的FPV无人机突然接近 。

这类无人机可远程控制,并通过摄像头实时传图给操作员。

几秒钟后,爆炸发生 ,弹片击中他的头部。

乌军闯下大祸,用无人机炸伤中国记者,中方一句话	,值得俄乌细品

身份明确,却仍中招

值得注意的是,卢宇光当天身穿带有“PRESS ”标识的蓝色记者防弹背心 ,身份标识非常清晰 。

这一点 ,俄罗斯外交部和中国外交部都明确提到。

也就是说,这并非战场上的“误判目标”。

当事人正在进行公开采访,无携带武器 ,无靠近军事设施,更无任何隐蔽行为 。

无人机能做到精准识别,却还是落在了记者头上 。

这是技术精准造成的事故 ,还是信息战环境下的蓄意打击?

目前还没有答案。

乌军闯下大祸,用无人机炸伤中国记者,中方一句话	,值得俄乌细品

(卢宇光此前接受采访画面)

记者并不普通,战地经验丰富

卢宇光不是一位普通的驻外记者。

他是凤凰卫视常驻莫斯科的战地记者,拥有莫斯科国立大学硕士学位 ,会俄语,报道经验丰富 。

他曾亲历2004年别斯兰学校恐怖袭击、车臣战争等高风险事件,多次在冲突地带报道。

2019年 ,他获得俄罗斯外交部颁发的“驻俄外国记者突出贡献奖”。

从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 ,他一直活跃在俄乌前线地区,几乎每月都有战地报道发回 。

其实,这已经不是卢宇光第一次与战争“正面交锋 ”。

乌军闯下大祸	,用无人机炸伤中国记者,中方一句话,值得俄乌细品

2024 年 8 月 ,卢宇光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进行战地报道时,其乘坐的采访车遭乌军 “海马斯” 火箭炮轰炸。

据凤凰卫视报道,车辆被直接命中并损毁 ,他本人侥幸逃生,未受严重创伤 。

这一次,无人机炸得更近。

爆炸后 ,他倒在地上,被送往当地救助站处理伤情。

头部遭受开放性创伤,并伴有顶叶脑挫伤 ,属于中度颅脑伤 。

但他很快恢复清醒 ,接受紧急缝合处理后拒绝住院。

在头缠纱布 、面部浮肿的状态下,他对外回应:“我没事,还能工作。”

乌军闯下大祸	,用无人机炸伤中国记者,中方一句话,值得俄乌细品

中方回应克制 ,言简意深

6月2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作出回应 。

“中方对中国记者在采访中受伤深感关切 。 ”

“我们呼吁各方致力于通过政治手段解决乌克兰危机,共同推动局势缓和。”

没有情绪化指责 ,没有外交施压,甚至连“谴责”两个字都没出现。

但是表达了一个重点:政治解决 。

这并非含糊其辞,而是战略上的冷静克制。

对外 ,不抢舆论制高点;对内,传递明确信号——中方高度重视公民安危。

乌军闯下大祸,用无人机炸伤中国记者	,中方一句话,值得俄乌细品

俄方态度迅速升级,立案调查

相较于中方的谨慎,俄罗斯反应更为强烈 。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发表声明 ,明确将卢宇光遇袭事件定性为 “典型的恐怖主义行为 ”,指出乌军通过袭击记者 “试图压制客观报道,掩盖其在前线的真实行动”。

她强调 ,针对新闻工作者的袭击是 “对国际人道主义法的公然违反”,目的是迫使 “揭露冲突真相的记者闭嘴 ”,俄方将坚决追究责任。

乌军闯下大祸	,用无人机炸伤中国记者,中方一句话,值得俄乌细品

6月28日 ,俄罗斯联邦侦查委员会宣布,已依据“恐怖袭击罪 ”条款立案调查 。

这意味着,此案被明确纳入俄方的刑事司法体系处理 ,而非作为战争附带事件。

同时 ,军事侦查总局开始追查操作该无人机的乌军单位,法医鉴定也同步启动。

乌军闯下大祸,用无人机炸伤中国记者	,中方一句话,值得俄乌细品

乌方保持沉默,西方媒体低调处理

截至目前 ,乌克兰政府及其国防部尚未对袭击中国记者事件作出官方回应 。

也未宣布任何形式的内部调查或信息说明。

西方媒体表现尤为讽刺:BBC首页滚动俄军“侵略”,却将中国记者遇袭塞进角落。

相比之下,过去美媒记者在伊拉克丧生时西方哀嚎一片的场景 ,这次显得极其冷漠 。

这是不是表示:所谓“新闻自由”实为西方记者的特权?

乌军闯下大祸,用无人机炸伤中国记者,中方一句话	,值得俄乌细品

无人机战争,边界正不断被打破

乌克兰近几个月频繁使用无人机对俄罗斯本土目标发动打击 。

6月初,乌方发动代号为“蛛网 ”的大规模行动 ,出动约117架FPV无人机攻击俄罗斯4处战略空军基地。

据乌方说法 ,俄远程轰炸机部队有34%受到打击。

乌军闯下大祸,用无人机炸伤中国记者,中方一句话	,值得俄乌细品

这场行动不仅打穿了俄军的防线,还首次将打击范围延伸至伊尔库茨克州,距离乌边境最远超过4000公里 。

根据俄媒报道 ,这些无人机往往藏在卡车、民居屋顶、仓库等非军事平台,再由远程操控实施精准打击。

这表示无人机不再飞越边境,而是“藏身他国” ,悄无声息地发动攻击。

在这种情况下,战地记者的安全边界,已经被推得越来越窄 。

乌军闯下大祸	,用无人机炸伤中国记者,中方一句话,值得俄乌细品

无人机袭击记者事件的本质 ,正在引发另一层关注:信息战的升级。

传统意义上 ,记者被视为中立观察者,尤其是在穿戴明显识别装备的前提下。

但在乌克兰战场,舆论已经成为战斗的一部分 。

谁掌握叙事权 ,谁就能左右国际支持和资源倾斜。

在这种环境下,打击“异见记者”,尤其是拍摄平民伤亡 、揭露战场真相的记录者 ,也可能成为信息战策略的一环。

这是否适用于卢宇光的受伤案件?我们暂不能定论 。

但这种可能性,不能被排除。

乌军闯下大祸,用无人机炸伤中国记者	,中方一句话,值得俄乌细品

乌军闯下大祸,用无人机炸伤中国记者	,中方一句话,值得俄乌细品

中方立场稳定,仍主张政治解决

虽然中方未对乌方行为直接定性 ,但一贯坚持“劝和促谈 ”的立场未变。

此前 ,中方曾提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12点立场文件”,并持续推动和平方案 。

中国并非俄乌冲突的参与方,但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其态度具有重要影响 。

尤其是当记者、战俘、平民等“战争边缘人群”被卷入冲突时,中方越发强调“底线意识 ”。

克制不是软弱,避谈不是退让 ,而是在避免将问题升级为不可控事件。

乌军闯下大祸,用无人机炸伤中国记者,中方一句话	,值得俄乌细品

分寸与火线之间,真相最贵

卢宇光不是唯一在冲突中受伤的记者,也不会是最后一位 。

但这一次 ,他的故事让我们重新看见——现代战争的边界正在被不断突破。无人机技术的进步,让战争变得零延迟 、高精准,但也更容易失控。

当武器能穿越4000公里直击目标 ,也能因识别不清击中记者 。战地不再限定于战场 ,记者不再是绝对安全的记录者。

乌军闯下大祸,用无人机炸伤中国记者,中方一句话	,值得俄乌细品

中方的一句话,没有高声疾呼,却把分寸拿捏到了恰到好处。

不是喊打喊杀 ,而是留有余地,也保有底线 。

止戈为武,不是不战 ,而是不乱。

乌克兰与俄罗斯是时候该听听中国敲响的警钟了。

本文来自作者[采波]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n.stddy.com/cskp/202506-14507.html

(12)

文章推荐

  • 【安徽确诊曾停留北京,安徽确诊病例停留北京】

    中科大为什么不搬回北京中科大被拒绝迁回北京的主要原因是安徽省的坚持和支持。具体来说:安徽省的坚持:安徽省对中科大有着深厚的情感和实际的合作需求。中科大作为一所顶尖科研机构,对安徽省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安徽省方面表示,无论付出何种代价,都会支持中科大的发展需求,这直接导致了中科大

    2025年06月20日
    9
  • “70后”“80后”注意了!个人社保免缴70%!不过得满足这些条件

    人社部的数据显示,目前灵活就业人员的数量已经达到2亿规模。对此,国家特别针对灵活就业人员推出了“4050”补贴,最高可享受70%社保补贴!什么是“4050”补贴从字面上来说,就是女性年满40周岁、男性年满50周岁可以领取的一项就业困难补贴,它就像一笔“社保福利红包”,专门为特定年龄段的灵活就业人员

    2025年06月22日
    13
  • 新疆新增3例确诊病例/新疆新增3例本土

    现在新疆哪里疫情严重近来新疆哪个城市疫情比较严重?近来新疆疫情最严重的城市,是新疆的首府乌鲁木齐,现今这里患者确诊人数为586例,其中无症状感染者乌鲁木齐为114例,现在又将近14939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这个数据告诉我们乌鲁木齐和新疆的疫情比较严峻。月1日新疆乌鲁木齐疫情封控区域如下:封控区水

    2025年06月24日
    14
  • 笑不活了!广西男生扛60斤荔枝回宿舍,北方同学都在找两广朋友!

    广西学生扛荔枝爆红北方人集体破防一麻袋水果牵出代际认知裂痕。来源网络6月22日广西崇左有个学生回学校带了麻袋荔枝,宿舍里都是北方人,看见六十多斤果子全炸了。有人拍视频发网上当天就火了,评论区北方网友求两广朋友教吃法。黄同学老家在钦州,家里种荔枝熟了让他带点,结果哥们直接扛整麻袋回来。北方同学算账

    2025年06月24日
    9
  • 专家称福建疫情仍处于上升期.福建疫情还在增加吗?

    如何评价三年新冠疫情?当前疫情主要以各类传染病爆发为主,新冠感染排名第二。值得注意的是,其他传染病的爆发规模远超往年,这与人群整体免疫力下降有关,增加了感染其他传染病的风险。尽管新冠病毒当前未进入强力爆发期,我们仍需关注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三年疫情指的是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这三年。

    2025年06月28日
    11
  • 黑龙江新增16例境外输入.黑龙江新增12例境外输入?

    中俄陆路边境口岸人员通道全部关闭中俄陆路边境口岸人员通道已全部关闭。关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疫情防控需要:近期,黑龙江等地确诊的境外输入病例数目不断上升,且这些病例主要来自俄罗斯。为了有效减少人员流动,避免疫情的进一步输入和反弹,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决定关闭中俄陆路边境口岸人员通道。黑龙江境外输入

    2025年06月30日
    7
  • 【官方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进一步落实疫情防控要求】

    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有哪些?官方公布1、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而是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的新特点,坚持既定的防控策略和方针,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

    2025年06月14日
    25
  • 【北京新增6例确诊1例无症状,北京新增6例确诊病例】

    请问北京近两天出现三个确诊是否影响外出请问北京近两天出现三个确诊是否影响外出在没有出现更多传染者的情况下,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以人口基数比例来看,出现两三例确诊属于小概率事件,并不会影响大范围。在如今大数据情况,如果他能接触到你,就会有电话或者社区的负责人找到你,通知检测或者隔离。确诊病例经常出入的

    2025年06月22日
    12
  • “热不热,就看六月初一”,今日六月初一,今年三伏很热吗?

    导语:“热不热,就看六月初一”,今日六月初一,今年三伏很热吗?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们就进入了农历六月,眼下,中稻进入分蘖盛期,农民们及时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以促进根系发育和壮秆;同时一些地区也开始种苦瓜、秋冬瓜、秋丝瓜等蔬菜,如果种的晚了,等秋天天气变凉,这些作物由于积温不足,会难以成熟。因此

    2025年06月25日
    8
  • 乌鲁木齐什么时候解封.乌鲁木齐啥时候解封最新消息?

    乌鲁木齐10月能解封吗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显示,乌鲁木齐10月能解封。根据乌鲁木齐疫情的最新消息,9月21日0-24时,乌鲁木齐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例。近来,高风险地区40个,中风险地区73个。从近来乌鲁木齐疫情的情况来看,很快就可以解封,初步预计在9月底解封、最迟10月初可以全面解封。可以解封。截止到

    2025年06月22日
    12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采波
    采波 2025年06月29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采波”!

  • 采波
    采波 2025年06月29日

    希望本篇文章《乌军闯下大祸,用无人机炸伤中国记者,中方一句话,值得俄乌细品》能对你有所帮助!

  • 采波
    采波 2025年06月29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采波
    采波 2025年06月29日

    本文概览:战争有底线,新闻有边界。但一架乌克兰无人机,却悄悄的划破了这两条线。俄乌冲突之际,一名中国记者在采访时,遭到乌军FPV(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袭击,头部重伤。之后中方回应只用了一...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